第7頁(第1/2 頁)
且只能二選一的話,似乎是秦志軍更妥當啊。
再說秦家。
先是秦志軍受傷,然後三家灣那邊趙家又打發媒人來悔親,到今天早上顧家倆口子上門主動提出要把女兒顧婉嫁給秦志軍,秦家夫妻倆人臉上的陰霾這才算去了一些。
顧家的親事,原來他們只當個玩笑,之前老大老二的親事相繼有了眉目,她心情好著跟祝鳳仙話趕話半開玩笑的說,讓顧婉嫁給她家老三,她的三個兒子的親事就都有著落了。
祝鳳仙當時就笑著應了,說是把閨女嫁給她們家她是再放心不過的。
這話說了沒多久部隊就來了電話,夫妻兩個顧著大兒子的傷情也沒跟孩子露過口風,現在就有些慶幸好在沒說,要不然這換了物件老三心裡還不知會不會有想法。
老大這些年在部隊打拼,二十六歲了也沒顧上成個家,本來有大好的前程,他人又生得好,物件是不愁的。
可他現在瘸了一條腿,部隊是呆不了了,二十六歲的年齡在鄉下可是大齡青年,結婚早的人家孩子都得有六七歲的了,這要再找個過得去的物件就很難了。
只看老趙家的反應就知道了,偏顧家夫妻這時候竟然主動提出要把女兒嫁給志軍,秦大有夫妻兩個都十分感念顧家夫妻的好。
&ldo;老顧仗義啊!&rdo;
秦大有覺得患難方能見真情。
林春華對老頭子這話很認可,可不是仗義,像趙家躲都躲不及呢。
只是自己兒子出了這樣的事,顧家夫妻願意,顧婉那孩子願不願意呢?
老倆口商量著還是要摸摸顧婉的想法這事才好定下,畢竟以後是顧婉和自己兒子過日子,她心裡要是存了怨氣,倆人的日子也難過得和美。
可顧婉是什麼人,最是溫順聽話的,打小兒就沒敢跟自家爸媽搖過頭的人。
又想通了些許,覺得秦志軍給自己做丈夫,總好過做大伯子。
等林春華從菜園回來順路送了棵白菜給老顧家,似不經意的言語上試探顧婉的意願時,顧婉已經沒什麼牴觸的心理了。
把林春華高興的,回家去就沒忍住跑到秦志軍屋裡說道去了。
&ldo;志軍啊,老趙家不樂意把閨女嫁給你,自有人識得你的好,媽跟你說,你的親事定下來啦!&rdo;
秦志軍疑惑,趙家人悔婚,生怕他們秦家糾纏,特意讓那媒婆把事情捅到他跟前了,這當口,哪個願把女兒嫁給他?
他抬頭看他媽一眼,知道爸媽這些日子為他操碎了心,心中實是有些愧疚,只是他這個樣子,也不想再去拖累一個人,於是勸道:&ldo;媽,我這腿能治好的機率很小了,說實話,眼下我不想結婚。&rdo;
林春華哪裡能不瞭解自己的兒子,鼻子就有些發酸,半掩飾的走過去拍了拍大兒子的肩,斥道:&ldo;說什麼傻話呢,媽可跟你說,這親事啊是人家家長親自上門提的,姑娘也是樂意的,就咱家隔壁顧家的姑娘,叫顧婉。&rdo;
顧婉……
&ldo;媽跟你說,這是個好姑娘,媽是看著她長大的,可中意她做咱家媳婦,老顧家人都好,你往後可好好待小婉,不能叫她受半點委屈知道嗎?&rdo;
從聽到顧婉倆個字,耳邊就響起那天大巴上坐旁邊的大嬸那聲&ldo;顧家的小婉&rdo;,他媽後邊說了什麼他是一點沒聽進去,腦中浮現出一雙洇著水光的杏眼,記憶鮮活了起來,是大巴車上跌進自己懷裡那個小姑娘嗎?
他有些不太確定,部隊呆了十年,統共沒回來幾次,他對村裡人尤其是比他小几歲的都很陌生,可是同村同名連回家的路都相同,說是鄰居,這都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