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南域戰事(第1/2 頁)
“傳令下去,族人們,不再學習人族種植為生!我們,劫掠人族!”
伏獸王決定以戰養戰!他們人口沒有人族多,兵器沒有人族多,常年模仿人族文明的他們已經失去了創造新事物的能力,但他們的族人天生善於長途奔襲,強壯的後腿是他們保障!只要搶完就跑,人族根本不可能追的上他們。
很快,居住於南域的人們開始發現,有不知名的野獸出沒於各地,劫掠他們物資的同時,還殘忍的屠殺了所有的人口。
伏獸王知道,劫掠也得給自己留下根據地。他將大部分族人派去南域,少部分族人不出動,給人族一種他們是從南域出現的錯覺。
起初,吳王朝並不在意,這種介蘚一樣的野獸太多了,甚至北域常年需要派兵鎮壓從毒林裡跑出來的毒蟲毒獸!
但隨著時間推移,直到南域破了一座城,吳王朝終於反應過來,這種野獸值得重視!
隨著王國派出大軍鎮壓,南域的伏獸們,也終於不再那般肆無忌憚的劫掠!王國大軍因為兵團眾多,適合兩軍對壘,卻不適合游擊戰術!
這時吳王朝迅速統一的弊端顯現了出來,指揮的將軍及其高階將領,大多都是子承父業,紙上談兵還行,真要上了陣,卻也是慌了神。
伏獸神出鬼沒的游擊戰術,讓總將恨得牙癢癢,上頭了的他拋棄了穩紮穩打的戰術,命令手下軍團追擊,然而這正中伏獸的心懷,追擊出去的軍團被一個個伏獸小隊突襲,人心惶惶下,一場大潰敗產生。整整二十萬人的大軍,在這場大潰敗之下如同崩盤的散沙,瘋狂的逃出南域!伏獸在後面揮舞著長刀弓箭瘋狂追殺,直到殺到手軟,沒了力氣。才停下來歇一歇,而潰敗之下計程車兵,甚至沒有一個勇武之人敢於反抗。
從眾心理之下,只想跑的比別人快一些,再快一些!
哪怕後面的伏獸揮舞著拳頭,也能把一對全副武裝的兵卒嚇得瘋狂潰逃。
南域淪陷了……
訊息傳回國都時,明沉默了很久,傳訊息的將領稱伏獸為妖,妖者,怪異也!明明是野獸的身軀,卻也能通人性,曉人語。揮舞著長刀的伏獸明顯把那將領嚇傻了。
在得到具體潰敗原因的他開始反思。
明是個仁慈的君王,他喜歡把過錯分明,然後找出解決辦法!
這一次南域的淪陷讓他明白了人族沒了強大的對手開始享樂,這是當頭的一棒!
他隨即下令,在南域通向中域的必經之路上建立防線,然後沿途建設哨點,嚴防伏獸突襲,這不是野獸入侵,這是另一個種族的侵虐!
伏獸的步伐,就在明王的穩紮穩打戰術下停了下來,南域陷入了拉鋸戰!
南域城關每日都會有流民祈求著進城,而不遠處的伏獸,則在不遠處虎視眈眈,一旦城關開啟,他們就會迅速衝殺,攻城略地。
東域,西域也開始有陸陸續續的伏獸出沒,但都規模不大,明王也不在意,只是在西域的城關建立的更加嚴密了些。
天啟115年,明王傳位於長子輝,天啟年是啟立國時制定的歷法,從立國之日起,為天啟元年。
如今吳國已傳位至三代君主。輝一上位,就將自己的三個弟兄分封了出去。
二王子戈,生來好戰,主動請求分封至南域,為國戰妖。輝有些不情願,因為他和二王子戈的感情很好,南域那等戰亂之地,十分清苦,他不想二王子去受罪,但二王子的一番話打動了他。
“大王,南域雖苦寒,卻也是兵家必爭之地,那裡若是失陷,你可成了國之罪人啊!二弟我別的本事沒有,但打仗卻是我唯一的愛好,我若去鎮守南域,就是死,也不會讓大王失守南域!我知道大王想讓三弟去那苦寒之地,但大王……國事不可摻雜私人恩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