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冒成壯丁送去給蜀國。當蜀國將這五萬壯丁充作輜重隊時,就相當於有五萬東吳精兵潛伏在蜀軍的後方。輜重運輸是戰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一點無論哪個時代都一樣。
後勤保障如果出了問題,往往就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攻擊敵人的糧道以逆轉戰爭走勢的戰例也很多,遠的不說,就說官渡之戰中,曹操就是靠著火燒烏巢,燒掉袁紹軍的糧草,才最終取得勝利的。
如果五萬東吳軍精銳潛伏在蜀軍的輜重隊中,在蜀魏戰爭到了緊要關頭時,倒戈一擊,蜀軍不但面臨斷糧、斷彈藥的局面,還要被魏吳兩國前後夾擊,到時候會有什麼後果就真的難以預料了。
“王上,蜀國能戰的軍隊唯有劉禪這支猶如親軍般的hong軍而已,這次如果能成功,必定能使這支火器部隊全軍覆沒,甚至活捉或打死劉禪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hong軍一去,或者劉禪一去,蜀國就會迅速變成一盤散沙。到時候大王想佔領益州將易如反掌也。”
講完計策後,陸遜又加了一句,孫權聽後大喜過望,他興奮得站了起來,拍著掌道:“好!好!好!伯言真是寡人之張子房也。”孫權也不怕陸遜慚愧,竟然將他和張良相提並論。
“不過這件事還請王上保密。”陸遜道。
“這個自然,寡人曉得怎麼做。”
沒等到第二天,孫權在下午就召集了群臣宣佈自己的最新決定。畢竟陸遜的計策並不複雜,說服孫權的過程也很簡單,一箇中午時間非常充裕了。
當然,具體的行動方案是很複雜的,例如這五萬人平時怎麼聯絡、怎麼樣組織起來,這樣偷運、私藏武器等等。這些具體行動方案當然不是在這個時候由這兩個人來策劃。這兩個人只要商量出了大方向就行了,其餘的將由具體執行人員去完成。
下午,當群臣聽到孫權說要按照蜀國的要求,給他們送去五萬青壯時,全場譁然。眾人紛紛表示自己的不滿,很多人都大罵陸遜蠱惑君上,一些大臣甚至馬上就彈劾他,要求孫權治他死罪。
孫權深知“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的道理,基於保密的原則,他沒有將陸遜的計策講出來,甚至連這些青壯是由軍中選出來也沒有說。畢竟這件事情的成敗就看蜀國有沒有及時發現他們的陰謀了。
機密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分暴露的危險。所以,孫權只跟朝堂上的大臣說,同意了送給蜀國五萬青壯,理由嘛,就說是陸遜勸服了他,至於陸遜勸服他的理由,他卻不說,讓眾位大臣自己去問陸遜。
他這樣做自己是落得了輕鬆,但是陸遜就慘了,平白被他拉了很多仇恨過來。沒辦法,誰讓他是主公,陸遜是小弟呢,小弟就要有為大哥擋刀槍、背黑鍋、擔仇恨的覺悟。
孫權決定了的事情,一般是很難更改的,赤壁大戰時,他還要抽出寶劍劈斷案几,並說幾句狠話以示自己的決心,現在他上位已久,威望日盛,根本無需這些多餘的動作來震懾眾位大臣,只要他決定了的事情,大臣們基本上不敢有太大的反對意見。
眾大臣見勸服不了孫權,於是,紛紛譴責起陸遜來,陸遜對於圍著自己狂轟濫炸的大臣們根本不去理會,依然安之若泰地站在大殿上,直到孫權宣佈退朝後他才不緊不慢地回家去。
所有的攻訐在他看來就如拂面的清風,對他造不成任何的影響。他不能也不屑於向這些大臣們解釋,不是因為他高傲,而是因為保密,而且他也知道,日久見人心,到了最後揭盅的時候他們自然會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到時候這些指責自己、批評自己的人一定會讚揚自己智深若海,一定會被自己的妙計良策折服。為了最後的微笑,他能忍,他是個堅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