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與想象的不同(第1/4 頁)
十幾分鍾後,玉如義的皮卡車停在了米家檳榔廠的院子裡,這是一個農家院落,面積挺大的,左右兩邊都是廠房,最前面是一長排住房,是很氣派的二層小樓,屋前還有一個塘,裡面的水清澈見底,裡面養著一些大小魚,感覺這些魚可能是隨時要抓來吃的,一般觀賞性的魚不是紅就是花的,也沒這麼大,一條條的草魚小的三四斤,大的可能有七八斤。
車停下來,人往前面的屋子走去,迎出來一位五十來歲的女人,有點胖,臉也圓,有重下巴,頭髮沒有銀絲,紮在腦後留了一個丸子頭。矮鼻雙眼皮,鳳眼。一對大耳環三厘米圈口。半身黑裙,小腿肚很粗,可能是個頭只有一米五幾的原因吧。上身一件右斜襟的紫花加藍花的棉料夏衣。
如果不是一百六十多斤的體重,她還是耐看的吧。只可惜有點養太胖了。
“你是就是剛才給我打電話說要過來看看的玉先生嗎”婦女對玉如義問。這車都開到家裡來了,下車來的人不是有預約就是熟人,要麼就是生意往來的人。面前這男人沒有見過,女的也沒有見過。她只能先問了。
“我是玉如義,就是剛才給你打電話,你就是這家廠的老闆吧”玉如義伸出手問道。
“進屋裡坐吧,我老公還要過會兒才能回來”女人沒有說自己是老闆,也沒有作其他的介紹,提到老公過會就回來。
“好的,謝謝”兩人只好跟著進屋,在離門近一些的位置坐下來。老闆娘給兩人倒了兩杯水。
三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
“姐姐,你這廠子有些年頭了吧”田池芳端著水杯問。
“嗯,七、八年了”那個女人說道。確實,這家廠子從一開始的個人作坊,經過幾年的努力成了幾個人的作坊,然後才幹到現在的規模。
“蠻早了呢,我還不知道姐姐貴姓呢,怎麼稱呼姐姐”田池芳問。
“我姓齊,叫齊姝,妹子你呢”齊姝問。
“我姓田,叫田池芳,家在北站那邊”田池芳說。
“哦,難怪口音這麼熟,原來是本地人呢,你跟玉先生是?”劉姝眼睛看向玉如義問。她們是本地人,卻因為不在一個街道辦,相互並不認識,加上各自的生活圈子不同,碰面的機會幾乎不可能,如果不是今天玉如義要來這邊看看,估計這輩子都不可能見面。
“我們啊,他從省城來,住在那邊,我們就認識了,他說想在這邊做檳榔生意,所以我就帶著他到處看看”田池芳說。
“這樣啊,玉先生現在我們這邊的檳榔廠挺多的,很高興你能來到我們廠瞭解,要不現在我帶你們去廠房那邊看看。不過事先說前一下,只能在外邊隔著玻璃看,我們是不能進去的”劉姝說著作出一個請的手勢。
“為什麼不能進去看”田池芳問。兩人站起來,既然來了,不管成不成,也得把這裡看一遍再說吧,至少學習到一些關於廠房佈置和機器安裝及生產管理的經驗嘛。
“我們採用的是無菌環境加工生產和包裝的”劉姝說著也站起來。
三人來到左邊的廠房,劉姝介紹道“這兩邊的房子都是生產用的廠房,後面才是倉庫。前面這些都是生產的廠房。這一個廠房就日產量是五萬包”。
聽到一天生產五萬包,這個量不光田池芳嚇了一跳,就是玉如義也吃了一驚。兩個廠房的產出是一天十萬包,一包十個。當然玉如義也想到了一個可能,目前廠子是有這個產能,但是卻沒有全開,因為目前潭市的日消費檳榔的量並不大,預計在一萬包左右,加上週邊縣市一些小批次的出售,也相當於潭市的量,目前整個檳榔的量還是相當小的,日出貨量只有二到三萬包。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這個米家檳榔的老闆是有了很大的想法的,別人都是多大的碗裝多少飯,他卻是用巨碗盛少量飯,等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