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1/4 頁)
軒轅晦眯起眼睛,&ldo;掌嘴。&rdo;
守寧對身旁小宦官使個眼色,那小宦官二話不說,撈起袖子就招呼過去。
張奉賢猝不及防,瞬時面上便有個紅腫的掌印,&ldo;王爺你……&rdo;
軒轅晦面無表情,守寧立時會意,怒斥道:&ldo;王爺叫你停了麼?&rdo;
那小宦官下手毫不留情,不過一會張奉賢的臉便腫成了個豬頭,他奮力推開那小宦官,大聲道:&ldo;敢問王爺,臣是朝廷任命的司馬,臣有何過錯,王爺要如此折辱於臣?&rdo;
守寧冷笑,&ldo;王爺讓你起身了麼?對王爺不敬,就是藐視朝廷,藐視君上!立時處死都是合乎律法,王爺慈悲,不過掌幾下嘴,張司馬就如此多怨言,眼中到底還有沒有朝廷!&rdo;
此時早過了辰時,他們紮營處離城門不遠,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昨日便有不少人知曉肅王被攔在城門之外,如今見了這邊劍拔弩張,頓時眾人便都有點走不動路,紛紛駐足圍觀。
張奉賢一見周遭百姓那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模樣,更覺羞恥,不由梗著脖子道:&ldo;吏部未有明文免去我司馬一職,我為何要聽命於王爺?我倒是想問王爺,太后娘娘可有頒布懿旨,說是肅州軍政盡由王爺節度?&rdo;
在帳中凝神細聽的趙詡蹙眉,張奉賢所說確是實情,雖然肅州是軒轅晦的封地,可朝廷確實沒有明旨,說清原有官吏如何安排。
張奉賢見守寧與軒轅晦都默然不語,底氣更足了幾分,乾脆揚聲道:&ldo;我是德宗年間的進士,為國守邊至今,想不到卻有如此遭遇,這難道就是天子的用人之道,難道就是皇子的德行麼?&rdo;
這幾乎就是在直截了當地控訴了,周遭百姓竊竊私語,中間還有張奉賢帶來的小吏齊聲助陣。
軒轅晦目光寒了寒,忽而面南而跪,別說守寧、睚眥等人,就是張奉賢及周遭百姓都愣了愣。
趙詡正正衣冠,也掀開簾子出去,跪在軒轅晦右側靠後的位置,哀聲道:&ldo;殿下,你這是做什麼啊!&rdo;邊給守寧等人遞眼色。
剎那間,宦官內侍、王府私兵、屬臣文官,百餘人黑壓壓跪了一地。
軒轅晦以袖拭面,&ldo;皇天后土、列祖列宗在上!小王受父皇之命就藩肅州,便星夜兼程,不敢有一日懈怠。小王自知不肖不賢不才,自領命以來,幾近夜不能寐,唯求與諸位同僚勠力同心,勉力進取,令肅州大治、百姓安泰。可誰料,昨日終抵肅州,不僅肅州官吏無一人迎候,更在宵禁前便將城門緊閉,將朝廷敕封的肅王與長史、別駕各官吏拒之門外。今日,刺史竟託詞有事,只命司馬接駕,這位張司馬,更言辭狂悖、藐視君父,父皇親政已久,皇祖母早不問政事,他卻向小王討皇祖母簡擢各地方官員的懿旨……&rdo;
言及此處,軒轅晦竟涕泣連連,&ldo;他這番言語,一是暗指中書省、門下省吏部眼中並無父皇,只惟太后之命是從,二來,世人誰人不知,皇祖母最為持躬淑慎,先前為社稷故才攝政二十餘載,父皇親政後,皇祖母便緊閉宮門,再不幹政,張奉賢此語,乃是詆毀皇祖母清譽,說她戀棧弄權!其人何其狠毒,其心何其可誅!&rdo;
他梗咽難言,趙詡也跟著悲切道:&ldo;在隴州時殿下便險些遇襲,隨行五十人盡數折損。後來到了甘州,殿下又身染惡疾,臣勸你養病,殿下卻怕肅州各位臣工同儕等的心急,執意趕路。若是知曉這幫小人連肅王的肅州都不讓進,殿下又何必糟踐自己的玉體!&rdo;
軒轅晦應景地悶聲巨咳,直咳得眼角帶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