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2 頁)
有御史上了摺子,要求立薛晏清為太子。而宮中人一看這勢頭,對待薛晏清也比往日更為尊隆。
這讓一向心高氣傲,視儲位為囊中物的薛元清怒火衝心。他央求了當時是陳夫人的陳貴妃,勢必要狠狠給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弟弟一個大教訓。
陳夫人本就因許夫人的喪禮規格心中有氣,聽寶貝兒子哭訴一番,心下一橫,乾脆令宮中暗手任薛元清驅使。
那時正值京城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滴水成冰的時節裡,許夫人生前住過的長信宮中縞素遍佈,一片愁雲。
然而,不知從哪一天起,長信宮突然變成了冷宮。內侍從膳房打來的素齋是冷的、寢宮裡蓋的被子結了冰、小靈堂給夫人燒的黃紙被餿泔水漚過。
母妃走後,薛晏清一夜間成熟了不知幾許。這些是誰做的,他心如明鏡。
那時他不過十歲,驟然喪母時本就瘦了一圈。惡劣的衣食更是雪上加霜。成了壓垮身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被人下絆子的第四天,他半夜突發高燒不退。內侍守夜發現殿下小臉通紅,本想喊太醫,卻被他按住。
匆匆趕來的內侍宮女跪了一地,都勸他保重身體為上。
他燒得幾乎快糊塗過去,一雙眼中血絲密佈。卻咬著舌頭讓自己清醒,命令道宮人不準聲張。
許夫人留下的大宮女白姑姑哭啞了嗓子:「小殿下,娘娘一走您就這樣,她走得可如何安心呀!」
「現在……不能看病。」薛晏清強硬地打斷了白姑姑的話。現在看病,若是病好了,這事便無從查證,更可能落入薛元清早就挖好的圈套。
——為母守孝期間突發生病,豈不是孝心不誠、又或者存心裝病?
到那時他因此被皇父厭棄,才是真正的讓母妃走得不安心。
嗓子燒得連話都囫圇,他命宮人收拾乾淨的雪水,用毛巾裹在顱頂給自己降溫。
他等了整整三天。
那些待他如太子般客氣的宮妃、內侍聽聞他遭了苦頭,卻無人敢在熙和帝面前提起哪怕一句。
他們甚至有心遮掩,把長信宮派出的人手牢牢拖住,沒讓隻言片語傳入皇帝耳朵。
——比起疑似嫡子卻無母的二皇子,他們更得罪不起的是如日中天的陳娘娘。
直到第三天的夜裡,熙和帝突然思及舊人,心緒難抑。夜訪靈堂,才看到本該守孝的次子晏清昏在床上,發著高燒,瘦得沒了人形。
他當即勃然大怒,懲處了長信宮宮人後,又派人去徹查。
這一查就查出了端倪。薛元清不過是個十歲的孩子,辦事時馬腳漏得如同篩子一樣多。派出的人很快順藤摸瓜到他身上。
無人知道熙和帝拿到這一結果時是何反應。
翌日,太和殿傳出聖諭:命皇長子在佛堂中為庶母許夫人守孝一年,非死不得出。
這事並不是秘密,虞莞打聽到後,只覺得百味雜陳。她暗自誡告自己:日後無論如何,都當讓夫君離二弟遠些。
——
虞莞回憶的功夫,兩路人就打上了照面。兄弟倆互相一點頭,揭過寒暄環節。
薛晏清對誰都寡言少語也就罷了。而薛元清與柳舒圓本在低聲爭論,見到人來,皆匆匆收拾神色,狀似親睦地牽起了手。
兩隊人默契地一前一後走著,氣氛沉凝。
虞莞若有所思。她得找時間問問,薛晏清對這個兄長是怎麼想的。
太后早早就坐在康寧宮的主位等著,笑眯眯地搓著手看著孫子倆攜新媳婦前來。
如此情緒畢露,不像端莊尊貴的一朝太后,反倒像個稚齡頑童。
「快坐快坐,哀家恨不得一夜沒睡,早就坐在這等你們了。」
嬤嬤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