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進宮告御狀(第1/2 頁)
片刻之後。
嗣寧王李琳在前,汝陽郡王李璡在後,一起進入了含象殿。
按照大唐律制,皇帝的兄弟、兒子活著的時候冊封親王爵位,去世之後其繼承人降級為“嗣親王”,並且只要不絕後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而其他的郡王、國公等爵位每向下傳承一代則降低一個等級,一般經過五六代的傳承之後就會淪落到侯爵以下,這就避免了唐朝財政不會像後世的明朝那樣被數量龐大的宗室拖垮。
雖然年已四旬的李璡是寧王李憲的長子,但他的母親只是側室,所以嗣寧王的爵位則落到了老二李琳的頭上。
“臣李琳拜見聖人!”嗣寧王李琳首先開口。
汝陽郡王李璘隨後跟上:“臣李璡拜見聖人!”
李瑛笑容滿面的起身,招呼二人落座。
“呵呵……二位皇兄快快請坐,不知哪陣風把你們吹到了大明宮?
既來之,則安之。
難得你們進宮,晚上就不要走了,留下來咱們喝一杯,敘敘兄弟之情。”
看到李瑛語氣和藹,李璡兄弟懸著的心方才落地,由李琳開口道。
“回聖人的話,臣與皇兄這趟來大明宮乃是來告狀的,喝酒就不奢望了,只求聖人為五郎做主。”
“告狀?”
李瑛露出詫異的表情,“你們可是朕的堂兄弟,大唐的嗣親王與郡王,誰敢欺負你們?竟然逼得你們來大明宮向朕告御狀,真是豈有此理!”
李璡繼續保持沉默,由口才更好的李璘把進宮的原因如實道來。
原來,就在一個時辰之前,刑部的差役闖進同安郡王李珣的家中,把正在後花園遛鳥的李珣給抓走了。
李珣的妻妾哭哭啼啼的找到李琳、李璡兄弟,希望他們前往刑部衙門撈人。
李憲的兒子們聞言吃了一驚,當即會同老四濟陰郡王李壽、老六蒼梧郡王李瑀等人進入皇城,找到刑部衙門一探究竟。
刑部尚書蕭隱之避而不見,派了一個郎中出來應付李琳兄弟,告訴他們“李珣的案子正在調查中,詳細訊息不便透露,請諸位回府等待,刑部絕不會無緣無故的抓一位大唐的郡王。”
面對刑部差役的強硬驅趕,李琳兄弟只好暫時離開皇城,返回位於豐樂坊的“同安郡王府”共商對策。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李氏兄弟認為此事多半是魏王李琚在後面搞鬼,因此推舉老大李璡與老二李琳前往大明宮告御狀,為老五李珣伸冤。
“蕭隱之好大的膽子,竟然不向朕通稟就擅自把一個郡王抓了起來。”
李瑛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後皺起了眉頭,揹負雙手在大殿內來回踱步。
“吉小慶,速往皇城宣守刑部尚書蕭隱之前來含象殿見朕。”
“喏!”
吉小慶領命而去。
李瑛繼續詢問李琳兄弟:“你們為何懷疑此事與八郎有關?”
“莫非聖人不知道家父歸京之時的衝突?”李琳錯愕的問道。
李瑛皺眉:“什麼衝突?如實道來。”
李琳望了兄長李璡一眼:“還是兄長你來向聖人稟奏吧?”
兄弟兩人輪流說話的好處就是能讓另外一個人獲得喘息的機會,在大腦中組織語言,以免衝撞了皇帝,這也是李璡兄弟在入宮的路上商量好的。
“那就由臣來向聖人把事情的經過敘述一遍。”
李璡微微頷首,把那天的衝突挑著有利於李珣的地方敘述了一遍。
“去年臘月初,家父在鄭縣城下被李隆基射殺……”
李璡之所以直呼“李隆基”這個名字,乃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如果李瑛對此不反感,那就說明他對李隆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