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5 頁)
維拉也請了一週的假期,除了參加周南的訂婚禮,還要前往勒沃庫森的新家去看看,然後還要返回布魯塞爾工作。
還在上中學的克勞迪奧和還在上小學的利昂,也將會在搬遷到勒沃庫森以後,重新進入新的學校。
雅尼克開著自己的車,他的旁邊坐著卡洛琳,後排坐著維拉和克勞迪奧。後面跟著一輛大貨車,車上拉著漢堡家裡的一些貴重和有紀念意義的傢俱,還包括了周南的行李和書籍。
體型龐大的凱莉坐在司機的旁邊,她的身邊就只能坐下一個奧黛麗這樣的瘦子。不過,周南和奧黛麗,包括一心想要遠離家長的利昂都沒有想要跟凱莉搶位置。
車廂裡的位置還是比較大的,在車廂裡鋪上厚厚的棉被,然後坐在裡面,比坐在前面有更廣闊的空間。
赫姆斯特拉夫人拉著奧黛麗的手,雖然她的性格比一般的男人還要堅強,但是這個時候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而奧黛麗的兩個舅媽和姨媽,更是哭的泣不成聲了。
奧黛麗才十四歲,但是眼下就要天各一方。在這樣的時代,誰也不知道這次分離,會不會就變成一生的永別,所以,每個人都哭了起來。
只有年邁的赫姆斯特拉太太,一個人獨自站在別墅的河邊,靜靜地看著這座原本屬於她的房子,她平靜的表情讓人看不出她的心裡在想些什麼。
貨車的司機塞林格啟動了汽車,一股黑煙沿著車底的排氣管噴了出來。這刺鼻的氣味也提醒了所有人,眼下他們正處於德國人的監視之下,所有人慢慢收斂了情緒,再次告別。
雅尼克和卡洛琳雖然對奧黛麗非常喜歡,但是由於相互之間還橫亙著國家和民族,所以他們對赫姆斯特拉夫人她們表現的比較冷淡。
這個時候,他們也不好勸,只能讓周南勸慰這些情緒上來的女人們。
周南的人生經驗雖然非常豐富,但是絕對不包括跟女人的相處。曾經在另一生,一個沒有上過學的村婦,就能把他害的悽慘無比,他完全沒有跟女人相處的任何經驗,只能以平常心對待她們。
他有些無奈地看著哭泣的女人們,向已經帶著三條狗爬上車廂裡的利昂招了招手,讓他拿了一根竹簫過來。
一陣悠揚的簫聲響起,別墅門口的人群都望了過來,傾聽著周南吹奏的音樂。別墅的幾扇窗戶也被開啟了,視窗站著不同的人,相同的是,他們都被周南的音樂聲吸引住。
周南吹奏的是美國作曲家約翰龐德奧德威在將近一百年前創作的《夢見家和母親》,這首曲子創作於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並且在十九世紀的後期,流傳於全世界。
流傳到亞洲以後,日本人給這首曲子填的詞是《旅愁》。在1915年,弘一法師,也就是李叔同在日本求學期間,聽到了這首曲子,又給這首曲子填上了中文歌詞,成為了所有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送別》。
悠揚的旋律,加上經典的歌詞,這首歌一直流傳了一百多年,到了二十一世紀,這首歌仍然非常流行。
對於這首歌其他的意義周南已經忘卻,他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送別的雋永含義。在這樣一個時候,這首歌是在再合適不過。
聽到這樣悠揚的旋律,加上德國人也被驚動,一幫女人終於停止了哭泣。
當音樂聲停下,四周響亮的掌聲響了起來。周南將竹簫遞給了車上的利昂,向著四周點頭致謝,走到了還偎依在赫姆斯特拉夫人懷裡的奧黛麗身邊。
赫姆斯特拉夫人的眼眶積滿了淚水,看著周南,臉上卻露出了微笑。“約納斯,奧黛麗以後就拜託你了,我只希望,在以後的歲月裡,你能永遠記住你跟奧黛麗最美好的時刻,不忘初心,好好珍惜她。”
奧黛麗雙目紅腫,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看著自己的媽媽和周南,臉上卻帶著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