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飛崖縱(第2/2 頁)
注雙腿後猛然一躍。
這一刻的他,就好似一頭跳躍在懸崖峭壁上的岩羊一般,步幅不大身軀卻靈巧無比,每一步踏在岩石上,腳掌中都有一抹靈光一閃而出,將他的腳掌牢牢地掛在崖壁上。
而他藉此停頓的機會躍步而上,接連十幾步後已橫跨數丈之距,停落在一塊早就看好的凸出岩石上。
從他施展飛崖縱腳踏岩石開始,直到這一刻停下腳步也不過兩息而已,卻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飛縱四五丈的高度站穩身形,也著實不易。
看來人只有深陷險境才能完全激發出自己的潛能,李燦對此終於是深有體會了。
此時他這才心中稍定暗鬆了一口氣,探出頭來向下看了一眼。
那怪物此刻正趴在山崖石壁人立而起,見李燦探出頭來立刻張開巨口嘶吼起來,聲音如鬼嬰啼哭一般極為刺耳,更有惡臭直衝而上,差點讓李燦窒息。
那怪獸即便人立而起與李燦所停留的岩石也有一丈之距,是以李燦倒也不太擔心,便趁此機會仔細觀察起來。
觀察了一會後,李燦不由的有些慶幸,這怪物並非蜥蜴,否則僅憑蜥蜴那可以彈出嘴外的長舌頭,自己都無法逃脫更沒有機會跳上這個岩石的。
而它也絕不是蛟龍,畢竟蛟龍在後世被稱為鱷魚,嘴尖且長,叫聲沉悶好似牛蛙,與眼前的怪物明顯不符。
說道叫聲,李燦突然想到了什麼,在仔細觀察了一番後又不太敢確定的樣子。
李燦所想到的名字就是大鯢,後世又稱‘娃娃魚’,可是這體型如此巨大卻是他從未見過的。
上古神話中,大鯢被稱為龍魚,甚至有著龍的前身便是鯢的說法。
《山海經·海外西經》中有一條關於龍魚的記載:“龍魚陵居,其狀如狸,一曰。”
這種龍魚長著一支角,似狸而陵居,還能夠乘雲直上。
對於龍魚的解釋,《爾雅》中說:“鯢之大者謂之”。
也就是說鯢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體型大變,甚至能生出一隻角來,到那時,便是龍魚了。
如今在天水武山、甘谷出土的兩件人首鯢魚紋瓶,就是當時先民對鯢魚圖騰崇拜的一個縮影。天水出土的鯢魚紋瓶,從一個側面證明,龍的原始形象就是鯢魚,它們正是原始的四足龍的創作原型,也是伏羲部族的圖騰神。
李燦正在思索時,耳中卻突然停“砰”的一聲巨響,緊接著身體一晃竟然差點掉了下去,立刻將他驚出一身冷汗。
低頭一看,那怪物竟然以巨尾抽打崖壁,碎石紛飛之際,李燦盤坐的那塊凸出岩石竟然有些晃動,好似要脫落一般。
這一刻,李燦終於神色鉅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