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憑什麼,你有多高貴(第1/3 頁)
手牽手漫步林間,踩著鬆動的磚塊,看著前方越來越高一點的柏油馬路,孟遂說,她想做大學教授,因為體面且穩定,她又說,她想有一方自己的小院,在遠離城市的村村,有友善的鄰里,養著花花草草、雞鴨小獸,她再說,她不求很有錢,她要她能不看價格,買得起品質好一點的必需品。
孟遂很務實,在對於沈誼而言,還太早的年齡,就顯得那麼成熟。
後來的沈誼有了和早期孟遂相近的對安穩普通生活的嚮往,但在當時的她看來,孟遂的想法很不可思議,大家還這麼年輕,未來近乎還沒有開始,還有很多事沒有嘗試過,怎麼也要在商場馳騁一番,做些有挑戰的工作。
做大學老師,像那些教授一樣,一年又一年活動範圍就在這一圈校園裡,校園裡就有教師住宿樓,商業街就有菜場、超市、服裝店、手機店,把生活所需的一切都包了,每天的工作就是論文、上課,太枯燥了……
而且大學教授們都很樸素,和電視裡、街邊能見到的光鮮亮麗、趕時髦的人形象差別太大,同樣的年紀,卻像在兩個世界,沈誼做夢夢到這是自己的未來,都會被嚇醒。
跨向大四的暑假,沈誼沒有回家,選擇留在宿舍考研。
因為不想做專業對口的工作,希望藉此機會能換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需要的專業學習。
國際經濟與貿易,說到底,還是銷售,做外貿。
沈誼在那個暑假搜尋了很多專業,比高中畢業的暑假,還要更加認真去看。
沈誼是在上了大學一段時間,才在大學老師口中瞭解,985和211是什麼意思,雙一流是什麼意思,才明白大學有這麼深刻的鄙視鏈。
高中畢業的沈誼,只以為大學是一個可以讓人縱深專業化學習自己感興趣東西的地方,是一個找工作前的過渡,一本、二本、專科的差別,在於學費不一樣、開設的專業部分不一樣,上一本學費低,省點錢。
上了大學,在人群裡站著,就能聽到四面八方,交流高考分數,交流自己本來可以上什麼什麼大學,自己那幾門的成績一直多麼牛,是怎麼失勢才來到這裡。
會看到專業裡有好幾個沒有來報到的同學,因為選擇復讀。
會看到教室裡、寢室裡,大家議論,沒辦法,調劑到這個鬼專業。
沈誼做這個選擇,是純憑學校發的選學校那本書,能選的裡面,沈誼最願意的,沈誼一點都不後悔,還抱著新奇的心情來到這個地方。
但自己心甘情願的選擇,是身邊人的不願、看不起,這很難受,大家都覺得自己不該在這裡,那誰該在這裡,只有自己嗎,大家要一起在這裡學習四年,自己都不愛、不接受自己的學校,那別人,外校的同學又怎麼會尊重。
不僅是同學,連很多教授都是,在上課時頻繁提及省內其他名校,說雖然咱們學校肯定比不上人傢什麼什麼的。
沈誼很來氣,最討厭這種長別人氣勢、滅自己威風的行為。
沈誼的父母都在體制內,拿死工資的,舅伯卻是自己開旅行社、舅媽也自己開服裝店,所以沈誼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舅伯家很有錢,表姐家很有錢,但這又怎麼樣,大家都過自己的日子,活得好好的,賺多少,都可以好好規劃自己的生活,讓它慢慢越來越有品質。
舅伯家最先買車,過年走人家,一般都是舅伯載大家一起去外公、外婆家,爸爸總是會近乎狗腿的口吻誇讚舅伯的車真好,說以後要換新車、更好的車的話,說不定可以把這輛便宜賣給自己。
沈誼總會用胳膊狠狠懟爸爸,瞪他,如果自己想買車,就算賺得少,也可以慢慢一點點攢,為什麼要買別人不要的,為什麼要用這麼狗腿的語氣恭維別人,你可是我最愛的爸爸,在我心裡遠高過舅伯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