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真不是故意的(亂武三國打賞加更)(第2/2 頁)
。只不過他是大宗,沮授是支系,兩人來往並不多,尤其是這幾年,根本沒有聯絡。
見沮俊忙不迭和沮授撇清干係,劉協忍不住笑了。
沮授如今是袁紹謀主,而袁紹不臣之心早就昭然若揭,沮俊身為朝廷大臣,避嫌也是人之常情。
至於他們是不是多面下注,那就不好說了。
就算是多面下注也無可厚非。沮俊在不久後的戰事中奮勇作戰,寧死不屈,自不用多說。沮授忠於袁紹,誓死不降曹操,無愧於這個時代的道德觀,稱得上忠貞之士。
“沮君,在你看來,朕與袁紹,誰能笑到最後?”劉協笑盈盈地看著沮俊。
沮俊微怔,隨即大聲說道:“當然是陛下。”
劉協揚揚眉。“這是沮君的由衷之言嗎?欺君可不是大臣所當為。”
沮俊神情尷尬,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劉協擺擺手,雲淡風輕地說道:“沮君不必急著作答,多想幾日,或許是有必要的。”
沮俊詫異地看了劉協一眼,躬身施禮。
“唯!”
——
調整了人事,見過了相關的官員,禁軍的訓練自然而然的提上了日程。
有天子親自演武為號召,又有衛尉士孫瑞、光祿勳鄧泉做示範,北軍五校也加強了日常操演。
人一旦行動起來,精神面貌就會不自覺的發生變化。
懶散的北軍是一群烏合之眾,訓練的北軍則漸漸有了禁軍該有的模樣。
至少看起來如此。
訊息傳到楊奉、楊定、董承的耳中,他們也不能無動於衷,或主動或被動的加強了訓練,做出一副大戰將至,用我必勝的氣勢。
十月下旬,出使陝縣的皇甫酈傳來訊息,張濟對天子巡幸表示歡迎,積極準備,卻婉拒了天子對張濟的徵召。
從不同的渠道,皇甫酈打聽到一個訊息,李傕、郭汜派人和張濟聯絡過,很可能已經達成了協議,將起兵攻擊天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李傕、郭汜很可能已經在趕來華陰的路上。
讀完皇甫酈的書信,劉協不免有些緊張。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而且是在他沒準備好的情況下。
劉協想了想,派人叫來了楊修。
楊修入仕之後,謹記父命,夾著尾巴做人,天天和鍾繇、丁衝等人在一起,儘可能擺出一副平易近人的姿態,效果卻不太好。
大家都對他很客氣,卻不太願意與他親近,敬鬼神而遠之。
楊修很無奈。
得知天子召見,楊修心中歡喜,第一時間趕來了。
他隱隱覺得,群僚對他的態度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天子曾經拒絕過他,讓人覺得他之所以能入仕全是父親楊彪的功勞,並無真才實學。
想破除這樣的成見,必須得到天子的認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