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頁)
般緒咶惡我,我回去便了!”那唐三藏卻不曾答應,猴子使一個性子,將身一縱,說一聲“老孫去也!”唐三藏急抬頭,早已不見,只聞得呼的一聲,回東而去。撇得那長老孤孤零零,點頭自嘆,悲怨不已,道:“這廝!這等不受教誨!我但說他幾句,他怎麼就無形無影的,徑回去了?罷!罷!罷!也是我命裡不該招徒弟,進人口!如今欲尋他無處尋,欲叫他叫不應,去來!去來!”正是捨身拚命歸西去,莫倚旁人自主張。
話說猴子才剛上天,就見那觀音來了。猴子本現在就心情不好,見這觀音攔路,大罵道:“你找的什麼和尚,有蟊賊攔他,我幫他打死。他倒怪起老孫來了,我不受這氣,走了,走了。”猴子現在哪想送什麼唐三藏,滿心想著回花果山。觀音聽了也不生氣,拿出一包道:“他既然救了你,佛主也已然還你金身,你如何能說話不算話。且把這包東西給那和尚拿去,就說我叫他別再嘮叨於你。”
猴子一聽,自己一身不欠人什麼人情,這次欠那和尚,真是禍害。也不多說,拿了包就往和尚那去。須臾間看見唐僧在路旁悶坐。他上前道:“師父!
怎麼不走路?還在此做甚?”唐三藏抬頭道:“你不是走了麼,還回來做什麼。我一個出家和尚,如果做得你齊天大聖的師傅。”猴子也知道這唐三藏生氣,也不多說。拿出包袱,“我遇到觀音,曾答應如來保你西去,不會食言。這是觀音那婆娘叫我給你的!”唐三藏只是看他如此不敬佛主,唸了幾句佛語,接過包袱。打來一看,有一頂帽子,拿在手上看看,突然腦海傳來一段話語。閉著眼睛坐了會,就睜開眼來。
這猴子見那光豔豔的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拿過來就往頭上戴著:“師傅,你看我戴著這帽子帥麼?”唐三藏笑了笑,閉上眼睛念起佛號。猴子卻是痛得打滾,抓破了嵌金的花帽。
唐三藏又恐怕扯斷金箍,住了口不念。不念時,猴子就不痛了。伸手去頭上摸摸,似一條金線兒模樣,緊緊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斷,已此生了根了。猴子就耳裡取出金箍棒來,插入箍裡,往外亂捎。唐三藏又恐怕他捎斷了,口中又念起來,他依舊生痛,痛得豎蜻蜓,翻筋斗,耳紅面赤,眼脹身麻。那唐三藏見他這等,又不忍不捨,覆住了口,猴子的頭又不痛了。猴子道:“我這頭,原來是師父咒我的。”唐三藏道:“我念得是緊箍經,何曾咒你?”行者道:
“你再念念看。”唐三藏真個又念,猴子真個又痛,只教:“莫念!莫念!念動我就痛了!這是怎麼說?”唐三藏道:“你今番可聽我教誨了?”猴子道:“聽教了!”“你再可無禮了?”猴子道:“不敢了!”他口裡雖然答應,心上還懷不善,把那金箍棒幌一幌,碗來粗細,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長老口中又唸了兩三遍,這猴子跌倒在地,丟了鐵棒,不能舉手,只教:“師父!我曉得了!再莫念!再莫念!”唐三藏道:“你怎麼欺心,就敢打我?”猴子道:“我不曾敢打,我問師父,你這法兒是誰教你的?”唐三藏道:“你把帽子給我,我腦海就多了這段經文。”猴子大怒道:“不消講了!草你個老母,這定是那個觀世音的計謀!他怎麼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
唐三藏道:“此法既是他授與我,他必然先曉得了。你若尋他,他念起來,你卻不是死了?”猴子見說得有理,真個不敢動身,只得迴心,對著唐三藏道:“既然如此,我卻是會保你西去,但你別沒事就唸叨。否則老孫就是疼死,也定先一棍打死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