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第2/2 頁)
、要兵、要糧來了。
關鍵正在此處。
基於以上的兩個基本國情,許靖委婉的勸諫劉禪不要答應糜暘的東征之請。
不然一旦造成關中空虛,那後果是很難預料的。
在許靖看來,劉禪不答應並不會影響到糜暘的決策。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嘛。
劉禪不答應,只是表明了一種態度,那就是朝廷不會大舉支援荊州。
這是最穩妥的方式。
以許靖在朝野間的地位,他的公開上書定然引起了熱烈的反響。
贊同許靖的人,隨後皆紛紛附議,向劉禪遞送了奏表。
奇怪的是,贊同許靖的人中,竟有不少是東州系的官員。
東州系官員,在朝中的勢力穩居前三,而他們向來是以糜暘馬首是瞻。
沒想到在這件事上,他們竟會支援起許靖。
對於這一點怪異,許靖倒沒想的太多,許靖只覺得東州系的官員都是些明事理的人。
而劉禪在看到那些奏表後,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
這些人,是來阻止他日後封禪泰山的
不得不說,劉禪的腦回路很簡單直接。
簡單直接到,劉禪都想直接下詔罵那些上書者了。
好在劉禪的詔書會先送到諸葛亮的手中。
見劉禪這麼氣憤,諸葛亮不久後就瞭解了來龍去脈。
而在瞭解過後,諸葛亮瞬間就笑了出來。
孟光、射援、龐義
看著這些往日俱奉糜暘為首的大臣,公然地站在許靖的身後,諸葛亮幾乎是一眼就看穿了真相。
「子晟,這是在送禮給我呀!」
諸葛亮笑著對楊儀說道。
聽到諸葛亮的話後,楊儀亦會意的笑了出來。
一直跟在諸葛亮身邊的楊儀知道,糜暘上那道奏疏,明面上是想著向朝廷請求支援。
可實際上以當下局勢來說,朝廷的支援對糜暘根本算不上緊要。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大司馬孝心可嘉。」
等拱手誇完糜暘後,楊儀看向諸葛亮問道:
「明公,許公聲望非同一般,儀認為我們不可坐視事態發展。」
楊儀的言外之意是,想暗中鼓動一些人來反對許靖的言論。
唯有互相辯駁,才能將局面給繼續鋪大。
直到鋪大到,偌大一座長安城都容納不下的地步。
面對楊儀的提議,諸葛亮並沒有同意。
諸葛亮看了一眼楊儀說道:
「放心吧,子晟行事向來周到。
他會布有後招的。」
諸葛亮的篤定,讓楊儀放下心來。
而諸葛亮的下一句話,更讓楊儀的心變得激動。
「暗中傳令給子龍,讓他將軍務交給歷侯後,速速返回長安。」
說這句話時,諸葛亮下意識地將手按在了案上的一柄寶劍上。
君子藏劍,相時而動!
免費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