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朱由檢苦笑一下,&ldo;朕也就是隨便說說,誰說不是呢?所以說,朕只能從自己的身上找辦法了啊!你還不理解。真是一個成天養尊處優的老太監!你是不是認為朕這樣是胡來?&rdo;
王承恩也苦笑一下,&ldo;老奴怎麼會不理解皇上?天下除了周皇后,應該就是老奴瞭解皇上了!老奴只是覺得,社稷應該沒有到這一步吧?拆毀皇宮的負面影響實在是太多了!是,您是能夠得到一部分銀子,但是這和整個天下都認為大明垂危,百官都認為皇上行事稚氣,這些銀子和皇上的天威比起來,真的有這麼重要麼?老奴還是希望皇上顧慮一下,皇宮在天下臣民心中的分量啊!&rdo;
崇禎皇帝的目光堅定,&ldo;王承恩,朕給你透個實底吧!朕是打算要放手改革了!大明已經病入膏肓,到了下猛藥的時候了!如果改革見了成效,天下歸心,四海昇平,自然不用說,拆了,將來還可以再建設嘛!如果改革失敗了,朕就只能夠遷都南京了!不拆,難道將來留給建奴?&rdo;
王承恩嚇了一跳!&ldo;皇上,這樣的話,千萬不要對任何人說起啊!否則,要是有一個人知道皇上的想法,必定天下大亂,百官大亂!&rdo;
朱由檢微微的一笑,&ldo;朕也就是跟你可以什麼都說,你不會對第三個人說,朕知道。&rdo;
王承恩心說,您的新名詞實在是太多了!這幾百年的基業,您想怎麼改就能夠怎麼改麼?這都是祖宗定好的,新建一個王朝,都比要改變一個王朝要容易百倍!已經讓百姓適應了兩百年的制度,您能夠怎麼改?但這些話,他是再也不敢對皇上說了!他和皇上的意見分歧,主要來自對形勢的判斷上面!王承恩並沒有認為,大明江山到了皇帝估計的這麼惡化的程度,如果真的跟皇帝估計的一樣,皇帝這樣做,倒也無可厚非!只是,皇帝無論是要怎麼改革,都只怕不容易,要遷都,更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同時要受到可能連皇帝都無法左右的阻撓!
王承恩知道已經無法改變皇上的決定了!原本一直勸,是因為皇帝以前的性格不是這樣的,以他和皇上面前說話的機會,勸了這麼幾次,應該早就讓皇上動搖了,但是他發現現在的皇帝,越來越有主見!&ldo;皇上,有件事情,老奴必須要請示皇上。&rdo;
朱由檢微微的一笑,&ldo;王承恩,直接說,你跟朕說話的時候,儘量直接說,你知道朕的性子急,不要拐彎抹角的,以後無論是什麼事情,你都要直接跟朕說。&rdo;
王承恩應聲道,&ldo;是,皇上,外宮中有一條密道是通往宮外的,要不要把它給徹底的封死?&rdo;
朱由檢被王承恩嚇了一跳,&ldo;怎麼可能啊?皇宮還有密道連著宮外?&rdo;
王承恩不知道為什麼皇帝的反應這麼大,&ldo;皇上無須擔心,這密道原本就是封死的,不會有任何的影響,是當初修建皇宮的時候就發現了的,可能是元代的君主留下,這道密道極短,連著內宮的一道封閉式庭院,外面通的地方是御林軍的軍營,也是一處封閉式的庭院。從來不準使用,所以不會存在穢亂宮廷的情況。&rdo;
朱由檢笑道,&ldo;朕不是擔心這個!這樣,這密道留著!想必是元朝皇帝修來用著保命用的!這段宮牆都不要動,一定要將這道密道保住了!朕以後就方便自己出宮了啊!&rdo;
王承恩聽見皇上這樣說,不由的一陣大汗!&ldo;皇上,哪有皇上私自出宮的道理,再說皇上是萬聖之軀,哪裡有走密道的道理啊?&rdo;
朱由檢停下腳步,略微的想了想,&ldo;這樣!王承恩,朕就把密道外面通往御林軍軍營邊上的那個庭院賞賜給你做私宅!你把內宮邊上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