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舉薦孝廉(第3/4 頁)
伐甚重,所以直接拒絕,並改名易姓,微服逃回本郡。
徐奕與崔琰、毛玠並傳齊名,都以清廉剛正而聞名天下。
這倆人是什麼地位,那是眾所周知的。
崔琰文武雙全,曾經代替曹操坐在椅子上接受匈奴使節朝拜,曹操親自捉刀站在其後。他深受滿朝文武敬重,名聲甚至被曹操所忌憚,最終將其冤殺。
毛玠那更是曹操能夠定鼎北方中原的關鍵人物,曹操最關鍵的兩個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戰略和“修耕植,畜軍資”的軍屯戰略,全都是由毛玠一個人為他制定的。
能與這兩人同傳,就可以大概瞭解徐奕的身份和能力。
曹操打敗馬超之後,便是以徐奕為丞相府長史,鎮撫西京。
長史是什麼地位,看張昭便能知曉。作為丞相府長史,他鎮府西京,也就是當時整個關中地區,包括夏侯淵在內所有文武都要受徐奕節制。
在東吳,這至少是魯肅、呂蒙這一級別的人物。
當然作為內政大臣,他的名聲不像謀士那麼顯赫,所以聲名還不及郭嘉。但要知道,郭嘉身份自始至終都只是司空府的祭酒,屬於沒有具體實務,只提供建議的府吏。跟執掌整個府中軍政大權的徐奕差距,要比他們在列傳上的差距還大。
當然了,能力這種東西,全看記述是否全面。
看《三國演義》覺得有五虎上將在,有臥龍鳳雛輔佐,蜀漢沒能一統天下,簡直是遺憾千古。
但看《三國志》,你又會覺得曹魏這般人才濟濟,五子良將如此絕世驍勇,有如此多戰無不勝的絕世名將,如此多算無遺策的絕頂謀士,竟然未能一掃六合,簡直恨中國未能一統。
而看《吳書》……孫策只想砍死孫權。
江東才俊,無一不是風流一世,驚才絕豔之輩,有周瑜、呂蒙、陸遜、步騭、張昭、顧雍等這麼多千古名將、千古名臣輔助,你帶著十幾萬大軍,居然六次在合肥城下折戟而歸。砍死一點不為過。
所以歸根到底,中原自古以來,就不缺豪傑奇才。劉邦帶著沛縣幾名殺雞土狗之輩,就能橫掃四海六合八荒。朱元璋帶著濠州二十四位操著土話的老鄉,迷惘的被迫流落他鄉,開始創業,卻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蒙元帝國。
功業高低,最終關鍵還是要看勢力主君。
孫策覺得自己麾下這些江東才俊,能力也完全不比蕭何、徐達之類的更差。
張昭威嚴剛正,治國得法,完全堪比管仲。
而公瑾天縱奇才,雄姿英發,與諸葛亮並稱一時瑜亮,縱然不能到韓信、諸葛亮這種武廟十哲的高度,武廟七十二將是絕對坐穩的,沒有任何人會質疑。
除此之外,呂蒙、程普、徐琨、朱桓哪個不值得稱讚?
尤其朱桓,怎麼吹都不為過。
畢竟其他人說,你們覺得曹仁論將才憑什麼跟我比?
那大家可就要爭論一下了,這位曹魏第一大將,號稱曹天人的猛將,更曾經擊敗劉備等無數人,怎麼就不如張飛、趙雲、甚至魯肅、呂蒙了。
但就是朱桓這麼說,所有人都無法質疑一句。
畢竟他是真的在狂言之後,帶著五千人以寡擊眾,大敗曹仁,並且直接讓曹仁在班師路途上身亡。連卷土重來,再做較量的機會都沒有。
就孫策所見,麾下文武,無一不是人傑,治軍理政,皆得其法。尤其那些青史留名得人才,皆才幹斐然,沒有一個是庸才。
唯一比較平庸的,就是他的工曹掾蔣元,這傢伙除了會雕刻馬鞍之外,才能著實相對平庸。軍械生產,到現在也沒什麼成就,以至於孫策不得不設定軍器監予以完善。
當然眼下何夔、徐奕這種歷史上的曹魏名臣,才幹也是毋庸置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