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少年(第1/3 頁)
白駒間,時光匆忙無盡。年輪的歲月,碾除太多痕跡,訊忙中,無所追蹤。
金光碧閃,遮天蔽日。
紅色的磚色牆體綿延不到盡頭,威武不可,遙看整個磚牆高度足足有數丈之高,厚度更是不可透支。矗立其下,渺小不已。人建造如此宏偉之物,自己卻渺茫到忽略不計。
法門寺—歷史百年之久,僧眾數以萬計,實為當今第一大寺。其香火鼎盛,更是化緣無數。每天絡繹不絕的參拜百姓讓法門寺更加熱鬧非凡,人山人海,善男童女們對法門寺有著瘋一般的痴迷。燦若金輝的白色漢白玉階梯,九九八十一級,望不到盡頭。只有踏過這八十一級佛陀之路,才有資格覲見佛門之寺,拜謁心中神聖之物。
兩扇紅色朱漆大門,緩緩而開,駐足而看,望不到盡頭。散發的威嚴氣勢壓得人胸口發悶,站立其下,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不恭之意。其上懸掛的是金絲楠木牌匾法門寺三個金色篆體大字,其字蒼勁有力,猶如那騰飛巨龍,躍然於蒼穹。跨過這足下門檻,你已不是你,佛才是你心中根源。
遠道而來的百姓猶如虔誠信徒,帶著心中之事,在這宏偉之地,求得片刻安寧,更求得人生之一路平安。在法門寺兩旁,矗立著兩個身穿粗衣麻布的小沙彌忙的不亦樂乎,迎接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信徒之子,維護著法門寺該有的秩序。
相比較外圍的嘈雜於忙亂,法門寺內部則是一片的祥和之氣。步入其寺,在五丈遠處,有一個巨大的銅爐大鼎。大鼎青銅質地,其上紋飾繁多雜亂,仔細看去,其上還有梵語之字,深奧之意,令人望而卻步。左右兩個巨大的銅耳足足有一人之高,銅鼎之下,四根粗壯的鼎足支撐著銅鼎肥碩的身軀。
在銅鼎之內,手腕粗的香燃燒著紅色的火焰,吐出絲絲白色煙霧,繚繞於銅鼎之上,久久不願散去。眾位信徒虔誠的雙手捧立於此,點燃香頭,閉眼而立,片刻之後,恭敬嫻熟的把香插入銅鼎灰色的厚重灰燼之中。
進入寺院的信徒們步入各自心中神聖之地,虔誠的跪伏在佛像前面,雙手合十,喃喃自語。臨走之時,不忘磕頭跪拜。
繼續深入其中,人流越發稀少。凡塵的喧鬧嘈雜逐漸遠去,取而代之的則是另一番靜謐的世界。
蒼綠的樹木挺拔俊俏,蓊鬱參天。據說當年師祖釋迦牟尼醒悟於菩提樹下,從此以後,寺院之樹,皆是菩提之子。幽靜狹長的鵝卵小路曲徑通幽,蜿蜿蜒蜒,綿延不到盡頭。踏著那鵝卵小路,頌一卷經書,悟一生之事。或許,這就是佛家境界,高深莫測,不可探尋。
法門寺很大,大到不可想象。其中房屋更是鱗次櫛比,一間間不可數數。在法門寺資格最老的沙彌也不知道這法門寺到底有多少房間,更不知這法門寺到底有多大。一生,或許只有那尺寸之地而已。
順著那彎彎曲曲的林間小道繼續深入,心中不勝惶恐。
慢慢的,再也沒有了身影,甚至聽不到一絲響動。整個世界在此刻,安靜的可怕,安靜的讓人覺得心中再也沒有了意義。佛講究靜,靜悟佛,動悟人。佛本是人,人卻非佛。佛人之隔,就在那一靜之隔。
就在這曲徑盡頭,一宏偉之寺傲然與眼簾之中。
在半山之中,一巨大的房舍被安放在巨山半空之中,整座山被半掏空,裝下這一佛寺之院。整個佛寺全是山石,也就是說,這座寺院乃是被能工巧匠一字一眼在半山中雕刻出來。佛寺很大,融入這山體之內,宏偉的氣勢從半山中俯衝而來,壓的人東倒西歪,不能自己。
不過奇怪的是這寺院並沒有臺階,而是有一個傾斜四十五度的陡坡連線而上。陡坡寬數丈,長百丈,筆直而上,無一絲彎曲之意。地面更是光滑無比,山石的顏色隨著陡坡越來越淡,最後竟然變為淡白色。在陡坡的盡頭,則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