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頁)
林天提出要去詔獄見識一番,實際上是因為蕭望之介紹的那位詭辯大師楊惲,就身處在此詔獄之中。
於廷尉聽了哈哈大笑,也不說些什麼,由著林天接近楊惲。
楊惲來歷不凡,是武帝時期史官司馬遷的外孫,母親司馬英,父親楊敞。司馬英熟讀經史子集,英明果決,在霍光謀劃廢除昌邑王劉賀改立曾皇孫劉詢時,給楊敞當場講明利害關係,站對了位置,此後楊家的榮華富貴便保住了。
司馬英不久後病逝,楊敞又娶了妻子,楊惲對後母極為孝順,後母無兒無女,死後要將百萬的嫁妝都留給楊惲,等到後母死後,楊惲將嫁妝都分給了後母的親戚。楊敞死後,又給楊惲留下了一大筆錢財,楊惲也經常拿來賙濟族人。
因為不愛財,楊惲的名聲響噹噹的好,他又揭發了霍光的兒子想謀反,因揭發有功,被封為平通侯,楊家一族擔任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就有十多人。
有做史官的外祖,聰慧的母親,好名聲的楊惲自然也是不俗,可是卻入了詔獄,楊惲並不當回事,也一點都不發愁。
苗公悄悄探聽到訊息,告訴林天,楊惲是招惹了皇帝身邊的寵臣戴長樂。
楊惲擅長辯術,自然嘴巴厲害,戴長樂的嘴巴也很厲害,卻是因為嘴巴大,藏不住話。兩人不知為何湊在一處,便經常生隙。
有人在劉詢面前告密,說戴長樂經常在群臣中吹噓劉詢登基之前的事情,劉詢登基之前是個遊俠,可想而知有許多不光彩的事。
劉詢很生氣,但戴長樂是年少時的好夥伴,忠心耿耿,就是嘴巴大。劉詢也不好責備太過,叫了戴長樂來訓斥了一番,將太僕之位擼掉了,給他個教訓。
沒多久,張延壽被召回長安城,擔任太僕。
戴長樂雖然還是能陪在皇帝身邊,卻沒有職位,看著太僕的位置也給了張延壽了,心裡焦慮,後來聽別人說這都是楊惲乾的好事,戴長樂不敢找劉詢求證,就總在劉詢面前說楊惲的壞話,說楊惲也在外面說皇帝的事情了,還經常拿皇帝開玩笑。
劉詢大怒,戴長樂和楊惲在劉詢的心中的地位一點都不一樣,戴長樂在劉詢眼裡是朋友,而楊惲是臣子,無論地位多高,做了多少事,只是個臣子。
朋友做錯了事,能夠原諒,臣子做錯了事,就會得到懲罰,至於如何懲罰,全看心情。
那天劉詢的心情有些不太好,就將楊惲擄了官位,下了詔獄。
旁人都為楊惲擔憂,楊惲卻像個沒事人一樣,該吃吃該喝喝,劉詢知道後就更生氣了,就這麼一直押在詔獄裡。
這樣的楊惲怎麼會搭理林天呢?
即使林天搬出蕭望之來,楊惲也絲毫不當回事。
林天拿楊惲一點辦法也沒有,於廷尉袖手在一旁看,就等著看林天如何收場。
苗公給林天出了個主意,事後林天問起,苗公唏噓了半日身世坎坷,自稱前半生也是世家子弟,自幼熟讀經史子集,理所應當明白楊惲這類人看重什麼,在乎什麼。後半生只求大仇得報,能找回族人一二,也算不白過了此生了。
某日晚間,林天又來找楊惲。
“聽說司馬大人著有一部《史記》,因為擔心會被銷燬,一直不敢拿出來,”林天假作閒聊,在案几上擺了兩碗濁酒,一盤蒸牛肉,慢慢地嚼著。
楊惲不理。
林天並不在意,繼續嚼著牛肉,咕嘟嘟灌了兩口酒,嘆息幾聲,“只是楊公這番作為,讓這本奇書又不得再見天日了。”
楊惲終於忍不住了,喝道,“豎子知道什麼,在這裡胡言亂語。”
林天慢悠悠地道:“可是你眼前這個豎子,知道怎麼讓你出去的法子,你若是再在這裡蹲下去,只怕楊家一族都會被你連累,你讀了這麼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