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3 頁)
古青婭笑得眉眼萬萬,側頭看向在窗邊玩耍的弟弟妹妹,正坐在椅子上吃東西,顯然的,吃的比外頭的熱鬧更有吸引力。
姜榮安與古青婭是隔著一段距離的,如今達成協議,他就起身到齊秋生的旁邊,正好聽到齊秋生在考問嚴青禾的一些知識。
當然,對於才上學半年左右的人來說,這問題還是偏難的。所以集中心神的的嚴青禾和古氏,自然沒有注意一旁的情況。
&ldo;齊叔,青禾才上學多久,您這問題對他來說太難了些。&rdo;姜榮安知道齊秋生是故意這樣問給自己爭取時間的,如今事情解決,也沒必要為難小孩子。
&ldo;聽你這麼說,是難了些,不過他說的話,也不見得都是錯的,小小年紀,能如此思考,已是難得,前途無量,前途無量啊!&rdo;
嚴青禾漲紅著臉,抓抓頭,&ldo;縣太爺您太過獎了,我哪有您說的那麼好。&rdo;
古氏雖說心裡很緊張,但是有人誇獎自己的兒子,尤其還是一縣之主,這讓她心裡非常的高興,嘴角的笑意怎麼都忍不住。
&ldo;齊叔從來都是實話實說的,大家對你的期望不小,你可要更認真讀書。&rdo;姜榮安笑著在一旁坐下,拿起茶壺,給眾人倒茶。
一個讀書人,很多時候能改變一個家庭甚至是家族的命運,大到成為官宦人家,小到擺脫貧民身份,這影響不可謂不大。
齊秋生瞅了姜榮安一眼,知道他應該是將私事給處理完了,就轉了話題,&ldo;嫂子對這邊應當也很熟悉,不知對三化縣的桑蠶紡織有什看法不?&rdo;
嚴家的情況,齊秋生因為古青婭的事也瞭解了下,知道古氏是個養蠶繅絲的能手。
&ldo;我覺得我們先的蠶種並不比隔壁的天香縣的差,但是產出的絲織品卻差了這麼多,我覺得除了紡織技術失傳外,應該還有別的因素。&rdo;
說起自己擅長的東西,古氏說話就流暢了許多,&ldo;從根源上來說,兩地水土也不會差太多,那麼重點就在繅絲上了,煮繭的水,漂洗的一些方法,以至於其他處理,都是很有影響的。&rdo;
身為三化縣的父母官,齊秋生自然是想要做出一番政績的,不管怎麼說,就是不能升遷,但是當地的經濟好了,稅收自然多,有了財政收入,他能大展身手的地方就多。
&ldo;我查過縣誌,據說以前三化縣也不會比天香縣差太多,不過出名的不是緞品,而是羅,如今紡出來的卻一般般,這個情況,嫂子可是有聽說什麼?&rdo;
齊秋生很看重這一點,消失得太奇怪了些,縣誌也沒有記載,似乎被故意忽略了一般。
古氏皺了下眉頭,低頭沉思了好一會,&ldo;幾乎沒聽人說起過,而且我小時候,也沒人說過我們縣的羅很出名,這不應該啊?&rdo;
即使只是過去的輝煌,一般也不會被這樣遺忘得徹底啊。
&ldo;梧桐村織出的羅在三化縣裡是不錯,但相比其他地方也沒有特色,我派人查過,跟記載的沒有什麼關係。&rdo;齊秋生還是很用心的,進行了研究考察,不過大多數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古氏搖搖頭,&ldo;我也想不起來,您可以問問那些傳承好幾代的家族,也許知道些什麼。&rdo;
齊秋生本來也沒有抱太大期望,因此也沒有多失望,而實際上,三化縣現有的家族,歷史都是短暫的,還真的找不出傳承多代的家族,看來三化縣的羅的消失之謎,可真難找到答案。
又說了幾句,齊秋生和姜榮安就告辭先離開茶樓,留下的古氏母子幾人,還有些緩不過神來,尤其是古氏,都覺得自己是在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