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1/2 頁)
其實,王守仁對應試教育既不排斥也不沉溺,別人死記硬背,衝刺高考,他就探究理學的內在機理;別人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馬哲教材,他就讀原版的《資本論》。
王守仁同學將理學名著《近思錄》來來回回翻了n遍,望眼欲穿,還是沒弄清楚怎麼才算格了物,致了知。朱熹倒是給了句話,說&ldo;理&rdo;這個東西存在於自然萬物,一草一木之中,同學們,放心大膽地去格吧,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物換星移,海枯石爛,總有一天你會恍然大悟的。
王守仁篤志要當聖人,便不能囫圇吞棗。他邀請一位姓錢的朋友和他一起去格自家後院的竹子,王天敘當年種的這堆竹子,就這樣青史留名了。
王守仁和小錢倆人對著竹子,神色凝重地坐了下來,從早到晚,四目圓睜,望穿秋水,盡心竭力地去格其中之理。到了第三天,小錢用腦過度,筋疲力盡,擺擺手準備放棄,王守仁很不厚道地笑他不中用。可到了第七天,原本自鳴得意的王聖人也因耗盡心力病倒了。這下該小錢得意了,提了兩袋水果來看他,王守仁自知理虧,也確實一無所獲,只好找了個&ldo;聖賢有分&rdo;的藉口。
其實,深入分析不難發現,程朱的格物致知,是對經驗中的事物一一窮究其理,觀察思考得多了,自然會融會貫通,化繁為簡,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少年王守仁想透過格竹一蹴而就,畢其功於一役,徹悟萬物之理,想法太浪漫了。但這段傳奇卻永遠留在了哲學史上‐‐陽明格竹。
格竹的失敗將王守仁逼到了人生的丁字路口。多年來,他&ldo;遍求朱熹遺書讀之&rdo;,可以說除了科舉考試的準備外,全部精力都用在鑽研理學上了。沒承想格來格去卻得到這麼一個令人沮喪的結果,成聖的信心動搖了。
這次挫折對王守仁的心靈打擊是巨大的,以至許多年後回首這段往事時,他感慨道:當時終於發現聖賢不是那麼好做的,也沒有精力再去格物了!
於是,悶悶不樂的王守仁不得不掉轉頭來研究自己曾經看不上眼的&ldo;辭章之學&rdo;,準備科考。
26
然而,事實證明天不是隨隨便便就將降大任於斯人的‐‐博學多才的王守仁在弘治六年的會試中落榜了。
明朝的科舉制早就被妖魔化了,一提到這&ldo;妖魔化&rdo;三個字,大家馬上會聯想到禍國殃民,萬馬齊喑。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
其實,教育的目的是將人塑造為德才兼備,服務於社會的人才,然而手段與目的的顛倒,古今中外都沒能很好地解決。哲學家福柯晚年激烈抨擊學校教育,稱學校為現代權力的&ldo;規訓機構&rdo;,可以說是一語中的。可惜他晚了幾百年,在中國,蒲松齡、吳敬梓、曹雪芹、龔自珍早就用各種文學形式反映過教育的問題,只是他不知道罷了。
明代設立科舉的本意,無非為了求得聖人之道和朝政之勢的有機結合。然而,學術與政治從來就是一對歡喜冤家,不是合縱連橫,就是勢同水火,箇中微妙,冷暖自知。
古代有一撥人不喜歡寫書,專愛註疏。你說你要有孔穎達、裴松之的水平,或者再狠點,直接像酈道元一樣把一本好端端的地理教科書《水經》搞成文學名著《水經注》也行啊,可惜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於是,歧說紛呈便成了統治者的心頭大患。
面對圖書市場這種魚龍混雜的現狀,明成祖朱棣大手一揮,成了教育部部長,發話道:&ldo;咳咳咳。樣板戲進課堂?是不行的;改用繁體字?再考慮一下;獨尊程朱?這條透過!&rdo;
自此,明朝公務員考試所用的工具書、紅寶書、真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