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1/2 頁)
老實說這種氛圍他有點不適應。
在這樣的環境裡,顯然謙虛退讓只會讓人覺得軟弱可欺,反而鋒芒畢露才是存活之道。
次日,又是那位俞司業的課程。其實四書五經他們都已經學過,剩下的就是嚼爛學透,爭取任何一句能立馬想起前後句。
不過國子監確是藏龍臥虎之地,既有進來鍍金的,也有學問出眾的。
倒是落到俞司業嘴裡就沒個好話了,這個是尚可,那個是還行,更多的是批的一無是處。畢竟現在的教諭信奉嚴師出高徒。
等到俞司業一一點評完,特意說明瞭,如果有覺得同窗寫的優秀的,可以找司業謄抄學習。
林明嵐課後摸到俞司業處,好傢夥,一群人圍的水洩不通,幾個人奮筆疾書打算先抄一份,然後自己回去分別安排抄寫。
還沒等林明嵐擠進人堆裡,先開口道:「咱們互相默寫自己的文,再來交換?」
「好主意!這樣也不用打擾司業了!」有人附和。
於是這群人轉移陣地,換到一間空教室,有人塞了一支筆一沓支到他的手上,林明嵐哭笑不得,開始回憶自己的時文,斟酌了些詞語默了出來。
「咦,林兄寫的字,真不錯!」有人從背後探出頭,嘆道。
「那是!昨天的時候,林兄揮毫潑墨,灑灑洋洋一篇字」不知道從哪裡鑽出來陶子華,把昨天的事情一通狂吹。
林明嵐聽他吹的感覺臉上都要掛不住了,趕緊說:「陶兄勝在詩詞,急智,擅讀,片刻詩成,以後在此道上必有大成啊!」
「哪裡,哪裡!」陶子華謙虛幾句,這人自來熟,然後把自己默寫好的文塞到林明嵐手上,「先到先得,時文這是我第一個換的啊!」然後生怕他反悔似得就把墨跡未乾的時文搶了去。
作者有話要說: 坑文會禿頭的,不要禿頭
第七十六章
學業的事情順利, 相反石灰的事情就不太順利。
杜姑娘雖然人生地不熟,但是很快的找了一個廢棄的小型瓷作坊,在京郊村外的一個村落。後來建了更大的瓷器作坊之後廢棄的, 但爐子保護的很好。
「地點就定在這兒,人手俱都清白可靠, 而且開始慢慢上手了。不過就是比例問題還需要試驗。」她的來信上這樣寫道。年節將至, 她早回了金陵, 留下可靠的手下在京城處理生意。
不過不要緊,做出成品之後一一試驗唄。林明嵐回信說, 先按著不同的比例做好,然後做成四四方方的水泥塊,然後放在室外,乾透之後用大錘敲擊, 測試堅硬度。這裡畢竟沒有專業的人才, 能用的不過是笨辦法。現在要做成這件事, 需要的就是時間。
不過時間過得真快,等他閒暇下來, 發現巷子口的那顆老樹,已經掉光了落葉,枯瘦的枝丫在寒風裡搖擺。
很多年沒有體會過北方的冬日, 林明嵐裹著披風發現還是冷。現在每天最大的苦惱就是如何早起。門房老秦貼心,每次提前把馬車燒的暖暖的。
不過還好,監裡也要放年假了。從現代不同,年假從小年開始, 一直放到元宵。雪花落滿了街道,一大早就有人掃了雪堆在道路兩邊,撒上化雪粉,順著下水道流走了。
林明嵐抖了抖身上的雪花,覺得冷風刺骨。鑽進馬車,叫老秦去另外一條巷子。
那是俞司業的宅院。京城裡流行送冰敬炭敬,在冬夏兩季,送上過冬避暑的必需品,當學生的也不能例外。如果是在縣城村落這些地方,遇到農忙,學生還要去幫先生收莊稼。
俞司業著實避嫌了些。自從收到了南山先生的信,從來沒有在私底下見過他,就是林明嵐按著節慶送上節慶禮,他也從不出面,每次都是管家來接待,按著禮數備上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