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醫技爭鋒(第2/2 頁)
整或者壓根沒做調整,翻唱了,然後活了,爆了,大街小巷都能聽到了,有的還火到了海外......
練習完畢,正式比賽開始。
分成2隊,由授課老師的助手來記錄分數。主辦方的人統一喊時間開始,然後啟動裝置上的相應的程式。這些程式,是可以根據重量計算夾到指定盒子裡面的豆子的數量,也可以評估有沒有按照模擬器的標記的虛線剪成圓形,以及評價縫合的質量、打結的數量。
開始後,因為裝置足夠多,所以分成兩批就可以輕鬆完成這個比賽。
一聲令下,按照夾豆子、剪圓形紙、縫合打結的順序開始,然後會分別計算出每項的使用時間。
和劉棟同組的那個人在正式比賽的時候,表現的可圈可點。
但是在劉棟上手操作後,就見劉棟眼尖、手穩,操作極具效率,沒有浪費一個動作,在夾豆子那個環節,花費的時間最短。
剪圓形紙的那個環節,位於第二。第一是個主治醫師,曾經參與過別的類似專案的培訓。
縫合打結,在模擬器上,是有失敗的機率的。所以,有些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都沒有完成。而劉棟,按照展示的標準操作的影片所說操作要點,基本上就是一針是一針,沒有多次進針的情況出現;打結也是看上去不快,但多餘的動作少了後,整體上速度卻快了很多。最終,縫合打結也是拿到了第一。
分數實時更新,所以都看到了這個分數,綜合前兩部分的分數,劉棟暫居第一。
第三部分,是實戰操作。有一個動物腎臟,使用模擬器進行腎部分切除術的操作。
這一部分,表面上來看,對於已經在臨床上參與手術越多的人越有利。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因為,來這裡的,頂多是“前序操作步驟”或者多看幾次關鍵操作步驟。基本上,所有參賽的人,都沒有實際的進行過這項操作。
那麼,看過的人,就有優勢嗎?
並不是的。有的人看到的是別人費了很多力氣才做下來的。這種,並不是最佳的樣板。
兩人一組,一個扶鏡子,一個操作。之後交替進行。所以,分數分為了兩部分,助手的輔助意識和主刀的操作技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