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第1/3 頁)
山長也知道蘭姑娘的性子,他寬慰身旁的山母:&ldo;好歹荀巨伯也在她身邊,兩個人互幫互助,總比她一個人要好。&rdo;
山母聲音已經沙啞了,顯然是哭過了:&ldo;我就不應該教她醫術。&rdo;
山長沉默下來,只是輕輕拍著她的肩,明顯是知道山母的心結。
小蕙並不是好奇之人,也沒想過要打聽山母心事。但山母卻主動講了起來。
她有個同胞兄弟,兩人自幼跟著家中研習醫術。而她的胞兄天資卓越,被師長認為是天生吃醫者這一碗飯的。孟家是,雖然不排斥家中子弟學習醫術,但也是更希望男子能走仕途的。山母胞兄於是便兩道兼學,只能說他天資聰穎,不僅透過了考核獲得了官位,更是醫術精湛,聲名在外。
到了外派的時候,也因為孟家的緣故尋了一個很好的差事,也不需要他多操心。於是這位舅舅愈加對醫術上心。
既然是聲名在外,那就免不了慕名求醫之人。
之前還是一些小病小傷,尋常的醫生也是可以的。但名氣就一傳十十傳百地宣傳出去了,等到後面,便真的出現了些疑難雜症。
孟大舅又熟讀醫書,倒是迎刃而解。只是人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他為一人看診的時候沒有做好防範措施,這也怪病人沒有提前告知全部的資訊,導致他誤判,最後也染上了這病。這病來勢兇猛,不久就撒手人寰。
山母也因此有了心結。她幾乎是哭著道:&ldo;若是其他的病,我又何必攔著她,但是這是瘟疫。我是她的母親,我還能害她嗎?&rdo;
小蕙聽罷,也只能在心底默默嘆息。
她看向山長,山長也是默默嘆氣。他說:&ldo;就按照信中的所做吧。&rdo;
告知荀家,婚宴擺在尼山,等到一個月後在回到荀家再辦一場。
但實際上只是個緩兵之策。若是他們能在一個月內回來,那婚禮就照常舉行,若是不可以,那就以實情告知荀家。
荀巨伯此人,何其自私,又何其偉大。
但小蕙也知道,他定是已經想的極其清楚了,下筆也沒有一絲遲疑。
這樣的男子,她也放心蘭姑娘下嫁了。也慶幸,蘭姑娘這個時候去,鄞縣的瘟疫還沒有到不能控制的地步。她又早把一些前世控制瘟疫的藥方送給了祝英臺。
其實,蘭姑娘也是問過小蕙瘟疫擴散的情況,小蕙在這種時候自然不會遮掩什麼,知道什麼就說什麼。蘭姑娘在醫術上的造詣比她精湛,自然也知道最後會沒有事情。只是她這一去,能讓傷亡降低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的話有點多:
其實小蕙有一個缺點很明顯,就是她並不算是十分無私之人,從文案前文中也可以看出來,她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家人還有馬文才,其他的也只能是稍稍關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一些事情
她這麼一步一步走來,都是有想法才去做的,她是個比較理智的人
其實也算是偏執的人,所以前世才會堅持這麼久覺得自己喜歡馬文才
今生雖然做了事情改變了一些事情,但她還是偏執地認為事情還是會向前世發展,才會慢慢錯過馬文才,等到前世的馬文才回來已經來不及了
我寫文也不是要塑造一個完美的角色,王蕙這個形象其實就是我們身邊很普通的姑娘,喜歡一個人會患得患失,有小私心,但也不影響大局,有著小聰明,但也不自作聰明。她可能是我性格中理性的那一部分(畢竟人設肯定有參考一下自己的,哈哈),我還是很喜歡她的。所以也會給她一個圓滿的結局吧
最後說一句這篇正文完結後會不定時更新番外
目前已經定下的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