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3 頁)
馬文才行了一個禮:&ldo;敢問夫子,還有多少學子沒交束脩?&rdo;
見馬文才態度良好,陳夫子緩緩臉色:&ldo;尚有二十。&rdo;
&ldo;那每人十金,都記我名下。&rdo;
陳夫子一驚,面色帶了些猶豫:&ldo;這可是整整兩百金。&rdo;
馬文才點點頭。
陳夫子喜道:&ldo;馬公子厚德,我替那些學子謝過馬公子了。&rdo;
底下的學子也是一臉敬畏地看著馬文才,有些交過錢的還露出一些遺憾的神色了,還有些貧家子弟面色雖然帶了些不情願,但還是欣喜居多。
蘭姑娘也被這馬文才的財大氣粗給嚇到了,她道:&ldo;真是富貴人家的孩子,不知當家的難處。兩百兩不知能讓普通老百姓生活多久了。&rdo;
祝英臺本來聽到馬文才要替二十多人交了束脩,這其中也包括自己。她本就是傲氣之人,自然也不願意受馬文才這份恩德,便打算交個一百金。但聽到蘭姑娘這話,想想也覺得這數目是否太大了些。是以,就帶了些猶豫的神色。
小蕙也接道:&ldo;這些錢與其交給書院,倒不如去做些善事。&rdo;她拉拉英臺的手,&ldo;英臺,我知祝家莊上下都疼你,你不會也要交一百金吧?&rdo;
其實小蕙真的不覺得多交錢有什麼好的,尼山書院本就是山長為了各個階層的學子都有讀書的機會才建立的。八金的束脩,雖然看上去昂貴,但是真正能讀書的人不會吝嗇這些,想讀書的下品階層也是有能力湊夠的,而連八兩都湊不齊的,還是關注溫飽問題更加實在。而山長山母開這書院,也並不是靠這些束脩維持,山長的名聲在外,只要他一句話,自然有大把計程車族願意資助尼山。況且尼山往屆的學子也是有本事的,尼山哪裡會缺錢?
再者,祝英臺上尼山不是以祝九的身份,而是祝家的旁親,拿出一百兩也太扎眼了些。
&ldo;這倒也是,但我的文書上已經寫了一百了。&rdo;祝英臺有些犯難。
小蕙笑笑:&ldo;看來你是忘了我的身份了,我去與陳夫子說說便是了。&rdo;
她主動將這事攬下來,是怕蘭姑娘畢竟書卷氣了些,與陳夫子打交道,難免帶了些自己的判斷,說了什麼話讓大家都不開心也不好。
她活了兩輩子,說話的本領還是要有的。
三人正說著要拿三十金還是四十金的時候,只見一個學子向前,對陳夫子行了個禮,義正言辭道:&ldo;在下樑山伯,交束脩八金。&rdo;
馬文才見是這個榆木腦袋的學子,微微挑起了嘴角準備看好戲。
陳夫子有些惱怒,他本以為梁山伯會有較高的束脩才敢不受馬文才的恩惠,卻沒想只是單單的八金。當下就有些不開心,他說:&ldo;束脩改了,十金。&rdo;
梁山伯愣了一下,還是先向陳夫子作揖,才道:&ldo;敢問夫子這時何時改的?&rdo;
祝英臺見這一幕,暗暗道,這真是個呆子。
小蕙姑娘見她神色,便知道她可能要替梁山伯出頭,她自然是要阻止了。
她高聲道:&ldo;我倒不知道尼山什麼時候改了束脩。&rdo;
陳夫子雖然聽出了是個有些清亮的女聲,卻未講小蕙姑娘聯絡上,在他眼中,王家姐妹一直都是安安分分地待在醫舍的。
&ldo;我現在改的。&rdo;他沒好氣的說。
眾人也在看是誰膽敢當面懟師長,待找到聲源時,自發地讓出了一條路。
馬文才站在稍高處,看著小蕙,眉眼中自然流露出幾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