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急救技能(第2/2 頁)
時候,則是是實實在在需要注意,但可能一眼就做麼判斷。
醫學生透過這種訓練後,再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就從心裡感到穩了,大多數不會慌里慌張、不知所措了。
劉棟順了一遍思路,“總的來說,第一步就是看是否需要心肺復甦,以及確定在哪裡心肺復甦。還有,有一個人在心外按壓時,如果又來了一個,要及時撥打急救電話(120)。”
確認了病人最初的狀態和需求後,那麼接下來實施心肺復甦,也是有點講究的。
首先,要在平坦的硬地面上進行,或者在背後墊一塊硬木板或者硬紙板。
其次,要看一下嘴裡有沒有很多的分泌物,如果有,要早點清除掉,否則會影響呼吸。甚至誤吸到氣管,後果更嚴重。
再次,就是手法的問題了!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以及在醫院外和在醫院裡,都是在大原則保持一致的情況下,細節上存在有些不同的地方的。
先說手法,第一個要點是按壓部位在胸部的胸骨中下部1/3的部位,兩手交叉後掌跟壓下去,胳膊伸直,身體整體壓下去,利用了身體的力量而不是胳膊的力量。再說第二個手法的要點,那就是需要快速、有力,比心跳頻率略快(成年人的正常心跳是 60-100次/分,你想想該多快吧),每個迴圈是按壓 30次(用時最好控制在 15-18秒)。
快速、用力的後果是可能壓斷肋骨。但是與救命比起來,肋骨骨折就不算什麼了,也是在預期的合併傷考慮範疇內。
人數不同、搶救的地點是醫院外還是醫院內,關係到呼吸的處理方式。
都是在開放氣道的基礎上,一個人的話,按壓和人工呼吸按照 30次:2次的比例進行。而兩個人,則可以輪流進行心外按壓,或者一人心外按壓、一人人工呼吸。如果在醫院,另一個人可以透過面罩提供氧氣,而不需要人工呼吸的。如果是三個人,那麼心外按壓的人又多了,可以在心肺復甦的前提下,把其他的問題也一起做了,例如維持好秩序,聯絡急救,統籌安排等等。
一般每5個迴圈重新快速地評估下呼吸和心跳的恢復情況。沒有恢復的,應該繼續操作,直至搶救車輛的到來,或者完全沒有了希望……
如果搶救成功了,需要繼續進一步的生命支援治療。
高質量心肺復甦=(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正確胸外按壓+後續專業用藥
劉棟操作了5個迴圈後,暫時停了下來。環顧四周,只看到一個AED裝置的牌子,但是沒有裝置。
AED,即一種行動式的自動體外除顫器。劉棟回憶起心肺復甦的專家指南,裡面提到:“如果猝死發生的附近配有AED,那麼,胸外按壓之後,應立即使用AED。”
“及時使用除顫器是挽留病人生命的關鍵!”劉棟心裡默唸。
他自己又做了一遍,感覺單人心肺復甦已經掌握。就想繼續練一下別的型別。
往人群看去,一眼就發現蔡明明在圍觀無菌換藥操作。發現蔡明明並沒有看他,於是劉棟快步過去,把蔡明明拉了過來。
“情聖,我們來一遍雙人心肺復甦吧!”劉棟拉著蔡明明說道。
蔡明明有些無奈,他看無菌換藥正在狀態,就被拉了過來。不過好朋友,還是要配合的。翻了個白眼後,就答應練習輪流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的角色。
專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就會發現時間過去的很快。他們也是,在練習和討論的正熱烈的時候,聽到了管理培訓中心的老師“還有十分鐘關門”的通知。
累並充實著,就是這群實習醫生們此時的寫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