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官商勾結(第1/2 頁)
的確有機率發生。
官商勾結在歷朝歷代,屢見不鮮。
遇到大災之年,人心難測,官吏以朝廷規定的價格賣給商人糧食,然後商人再抬高糧食價格,再賣給百姓,只要事情做的周密,朝廷根本察覺不到。
凌遠說完救濟百姓的措施弊端,孫諍知遲遲沒有回應,就連介甫也面露凝重之色,皺眉沉思。
二人的舉動,從側面證明,當初在撰寫變法措施之時,介甫並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心思全部撲在如何救濟百姓上面。
只想著好的一面,從而忽略了壞的那一面。
眼看佔據上風,凌遠乘勝追擊,畢竟不止孫諍知支援介甫變法,肯定還有其他大臣,現在他們沒站出來,那是因為凌遠佔據了優勢。
所以,凌遠必須一口氣將變法的弊端說出來,萬一再有像孫諍知這樣的人半途冒出來,那他就很難招架了。
三人成虎這個道理,凌遠還是懂的。
“說完上一條措施的弊端,那我就再說說常平新法裡,關於抑制土地兼併這一項弊端。”
凌遠大聲道:“介大人在變法裡提到,為了不讓耕農週轉不開,亦或者破產,抵押手裡的土地給地主鄉紳,防止地主鄉紳土地兼併,所以朝廷以現錢貸給耕農,讓他們有錢週轉,不至於抵押變賣土地。”
此刻,諾大的朝堂內,只有凌遠一個人說話的聲音。
在場的大臣們,眼神各異的看向他,有的是欣賞,有的是不屑一顧,而有的,卻是捉摸不透。
就連正襟危坐在龍椅上的女帝,也是一臉玩味的看著凌遠,沒有出言打斷。
“但是,以這樣的方式,防止土地兼併,的確有效果,但收效甚微,而且,弊端也會出在這上面。”
凌遠完全沉浸在訴說抑制土地兼併這一項措施的弊端當中,他慷慨激昂的說道:
“按照介大人變法當中的做法,耕農想要向朝廷貸請時,需五戶或十戶結為一保,還要以三等戶作保。”
“貸請償還的方式,還要分夏秋二季,各收收息二分,手續麻煩不說,這收息,也比民間高出不少。”
“如此一來,百姓根本不願意向朝廷借錢,就算百姓願意向朝廷借錢,雖說規定的利息低,但實際借錢給百姓的時候,往往會因為手續的複雜,導致層層加碼的現象出現。”
“亂上加亂,即使出了問題,會因為各項環節錯綜複雜,致使無法追根溯源。”
隨著凌遠說完,朝堂內鴉雀無聲。
凌遠針對介甫變法措施的每一項,所提及的弊端,都是無比的清晰,有理有據。
而介甫從凌遠的講解當中,明白過來,自己十幾年嘔心瀝血所撰寫的常平新法,實則是漏洞百出。
“凌大人,受教了。”
介甫朝凌遠行了一個作揖禮,表達感謝。
此刻的介甫,沒有了先前的心高氣傲,凌遠指出了其中弊端,讓他大受震撼,也意識到了自己變法裡存在的弊端。
若是自己的變法真的透過,朝廷昭告天下,實施起來的話,萬一真如凌遠所說的那樣,將是一場災難。
他旨在救濟百姓,抑制土地兼併。
沒想到。
最後卻害苦了百姓。
還好此事沒有一錘定音,要不然,他便是千古罪人。
光是想想。
介甫都覺得一陣後怕,而旁邊的孫諍知,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奈何他為人清高,而且,在場這麼多大臣。
若是向凌遠認錯,那豈不是變相的告訴在場群臣,自己不如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
強烈的自尊心,還有顧忌他人的眼光評價。
讓孫諍知無法向介甫那樣有錯就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