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第2/2 頁)
出現的政治均勢更有利於早期的穩定和平。&rdo;。不過,由於部隊堅韌不拔,德軍司令部成功地擋住了敵人,並建立了閂止陣地(斜切陣地),一連幾周頂住了敵軍不惜消耗驚人的物資而發動的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經過巨大努力,德軍最後成功地在德國西部邊境築起了防禦壁壘。前幾個月的情況已向敵人表明,以種種方式計劃發起的小型進攻到處碰壁,而且全然沒有為較大戰術規模的攻勢創造先決條件。因此,敵人現在只好減少壓力,調來後方部隊,開始為進一步行動作周密的準備。
希特勒把敵人十月初開始的這種明顯的暫緩行動看作扭轉西線戰局的時機‐‐他大大高估了這個時機。於是,他重又興致勃勃地復活了向西線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念頭,並要西線整個作戰都服從於這次攻勢。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還遠遠沒有鞏固的新戰線,奉命以現有兵力,竭盡全力,堅持到十一月發起預定的進攻‐‐即使(用希特勒的話說)意味著丟城失地,也要這樣執行,特別是在南面。
希特勒對這次攻勢寄於很大希望:&ldo;堪稱本戰區甚至可能是整個戰爭的決定性的轉折點。&rdo;他甚至認為:&ldo;在西壁防線前面證明不可能的事(指打敗西方盟軍),透過從西壁防線內的進攻,將成為可能。&rdo;
德軍的計劃
盟軍仍然不能使用安特衛普港,他們想迅速突破西壁防線的企圖也告失敗;所以,希特勒現在開始為他夢寐以求的西線攻勢制定詳細計劃據威爾莫特說,10月8日,約德爾向希特勒呈送了一份關於11月底阿登地區向阿姆斯特丹發動攻勢的計劃草案。。首先,他估計對了,盟軍擁有七十個師,不可能在將近五百英里長的戰線上處處都堅守;第二,希特勒指望十一月的天氣能結束敵人享有的絕對空中優勢,或者至少在德軍發動攻勢時能大大削弱這種優勢。因此,希特勒急切地要趕在冬季開始天氣轉晴、敵軍恢復空中優勢之前,發起進攻。他沒有徵求西線部隊司令的意見‐‐事實上也沒有跟他商量,就跟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局一起定下了進攻的基本原則。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