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4/5 頁)
於燕國,他們布了大量探子在各城鎮,而且燕國皇宮內、甚至燕彥身邊都布了探子,所以只要燕國有所行動,沒有得不到訊息的。還有一些小國,也是時時都注意著他的動機,至於楚、汝兩國的一些想起兵反抗的蕃王都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他們若有所行動,第一個知道訊息的便是趙國。
而南趙這幾年除了百姓偶而因韓謹得到不好的對待而起義反抗之外,其它時候都很平靜,連朝中也無絲毫異象,這似乎有違常理。還有韓謹口口聲聲說要安定度日,可為何要從南趙大老遠的跑到北趙來?一直都在說要看到他徹底為她改變,她才會回到他身邊,他已做了這麼多的努力,她卻仍堅持的留在趙義雲身邊,難道她早已布好了天羅地網,只待大家一步步進入她的圈套?而錦成藥王已被她所用,那麼燕國瘟疫之事呢?是否也與她有關?
如此看來,她的野心並非為了孩子,若真為了孩子她何必如此大費周章,若她真心想留在他身邊,那又何必隱瞞他這些?而他若想要爭霸天下,只有頭腦,沒有有經驗的領兵助戰將士,他根本就是有心而立不足。
她到底想做什麼?
這個連他都能征服的女人,難道想征服天下?
不,他絕不能讓她得逞,唯一能夠讓她停手的,就是馬上找到她的幕後組織,找到聶兒的容身處,阻止她所有的陰謀。
“李信,我命你儘快去南趙,查出此次幕後主使者與他們的巢穴。”思索片刻,趙蜀風亦是選擇先阻止韓謹的野心。
雖然趙蜀風無法明確韓謹的心思,但是一向自信的他如今也變得心慌意亂,他怕有一天她會連喘氣的餘地都不給他,也擔心他努力了這麼久所創造的基礎全部毀在她的手中,更害怕她與孩子再不會來他身邊。
第二十八章
幾日後,在燕彥領兵歸國之日,半路上被一輛馬車攔住了去路。
大部隊紛紛停住了前進,在前頭領路的將士,指著馬車怒道:“哪個不長眼的敢攔燕國大軍?” 說話的此人正是多年前燕彥問常樂要來的幫手常鍾。
多年不見,常鍾已高升為燕國的一名將軍,如今他滿臉鬍鬚,倒是顯得成熟而穩重。
軍隊停止了前行,此時坐在玉攆中的燕彥掀開往外探究竟,卻見隨行的太監伸長脖子往前頭瞅著,他不免探出頭向隨行太監問道:“出了什麼事?”
“稟大王,有輛馬車攔住了大軍!”
聽聞隨行太監的話,燕彥驟然一怔,他臉上隨之顯出幾份喜色。
多日前,燕彥已收到趙國送來的訊息,說韓謹偷偷出了宮回南趙祭拜諸國先帝,但是隻有一名伺女隨行,而她所行方向竟是燕國,此刻又出現有人大膽阻攔燕國軍隊,想必燕彥也猜出了車中之人。
燕彥心中一陣歡喜,他猛地掀開簾子跳下了玉攆,匆忙的往軍隊前面走去,快走近時,卻又聽聞一個似假音般的聲音,說道:“你去叫燕王過來,便知車內是何人。”
遠遠看去,一名年輕的車伕一動不動的坐在馬車沿,此人口氣不鹽不淡的說著,卻見騎在馬背上的常鍾臉色忽沈,他甩下馬兒的韁繩,跳下馬指著車伕怒道:“哪個不知死活的奴人竟敢如此放肆,還敢口出狂言,來人把他們給我抓起來,馬車推去一邊讓道給大王玉攆前行。”
常鍾幾句話剛落,便見一幾名士兵上前要抓坐在馬車沿上的車伕,他們都未察覺到燕彥已走來,而此時馬車內卻傳出女兒聲,道:“若想國中瘟疫平,若不想百姓被戰爭苦,若想天下太平百姓安樂,燕王難道就不該屈身下攆?莫非傳說中愛民如子、視百姓為重的燕王也是徒有虛名?既然如此,我這一趟也算是白來了,那也就用不著常鍾將軍多此一舉的趕人,我們趨車離開便是,走吧!”
“且慢!”車伕剛要調轉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