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諸葛亮門前講隆中對(第2/3 頁)
州明明是人口前三的大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然而現在的益州,卻沒有橫掃天下的魄力,為什麼?”
“因為劉焉沒辦法。劉焉有四子,兩個死在長安之亂中,幼子劉璋守成有餘,進取不足,劉焉卻只能選他。”
“那麼我問你們,糜竺,糜芳,你們主公也是漢室宗親,這天下乃是劉姓共有。既然劉表的兒子投降,劉焉的兒子不配擁有益州,那麼荊、益二州,你家主公這種漢家屏障,為何不能爭?”
糜竺糜芳安定下來,糜竺想的更深,若真的佔據益州,也許憑藉益州地勢,就有他糜家一席之地。
曹無深吸一口氣,接下來,就是蜀漢幾十年的國策了。
“若佔據荊州、益州,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東聯孫吳,民心可附。”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出荊州,攻洛陽,皇叔親自出漢中,襲長安。二京在手,天下可定!”
短短兩句話,幾乎概括了半本三國演義。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隆中對了。
然而,後世人都知道,隆中對最終沒有實現。
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了荊州。
在那段歷史上,建安二十四年年初,曹操攻略西北,徵西將軍夏侯淵虎步關右,兵臨漢中,卻在定軍山戰死在了老將黃忠手中。
這之後,將星雲集的漢中之戰開始了。
五月,曹操放棄漢中,狼狽東歸。
坐鎮荊州的關二爺認為這就是天下有變的時刻,按照隆中對的戰略,率軍直逼襄樊。
那一戰,水淹七軍,活捉于禁,北方震動。
史載,羽,威震華夏。
然而從威震華夏到敗走麥城,中間竟然只有兩個月。
因為後方被人偷襲了。
江東鼠輩背棄盟約,呂蒙白衣渡江,糜芳獻城投降,後來發生的事情,千年來,讀三國史者無不垂淚,實乃千秋憾事。
諷刺的是,關羽死後不到半年,蜀漢苦苦等待的真正的天下有變之刻來臨了。
建安二十五年春,魏王曹操薨。
也許在五丈原前,在姜維兵敗自盡時,他們也曾想過,如果關羽能夠再等半年,也許一切都會不同。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得知二弟死訊,劉備興兵七十萬,欲取回荊州,也被陸遜火燒連營,含恨而死。
之後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十一次伐魏,數次功敗垂成,皆因為沒有了荊州,少了戰略支點,單拳難敵四手。就算鞠躬盡瘁,也再難完成統一大業。
隆中對就此變作一紙空談。
現在,隆中對的創造者諸葛亮,隆中對的破壞者糜芳,都在這裡。
曹無看著糜芳,眼神戲謔。
糜芳聽不太懂,糜竺卻已經聽的額頭見汗。皺眉思索著實現隆中對的可能性。
諸葛亮目光灼灼,隆中對只是他平常醞釀的想法,他沒想到,世間竟有人與自己想到了一塊,對天下大勢的分析,也堪稱絕妙。
“先生一番分析,與亮不謀而合,不知先生可曾想過,以玄德公現今的兵力,該如何攻取益州?”
曹無笑道:“如何搶佔益州,我想先生應該也有腹稿了,不如這樣,咱們把各自想法寫下來,看看是否也是一樣!”
“善!”
在兩人這裡,二糜彷彿不存在一般。
一邊的阿六眼中都要冒光了,她是聽諸葛亮說過隆中對這番戰略的,沒想到自家將軍也能做出這種論斷。
心中的兩個偶像惺惺相惜,堪稱是雙廚狂喜啊。
她咚咚咚的快步回屋,拿了兩支毛筆。
一拍腦門,又回去拿了一盒研好的墨汁。
又拍了下腦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