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割據(第3/4 頁)
兵、合計一萬七千三百一十一人,已經完成基本換裝,正在進行第四次大規模整訓。”
在官面上,漢中鎮下仍然用的鎮戍營兵制中的正兵營、援兵營、奇兵營說法。
但是在漢中鎮鎮內系統,已經是沿用新制。
漢中鎮下原有的五營兵馬,分別是陳望直領的正兵營,陳功和周遇懋兩名參將所領的兩個援兵營,以及黃龍和張二兩人所領的兩個遊兵營。
改革的新軍制,陳望廢除了正、奇、援、遊命名的方法,直接用數字命名,同時將步兵營統稱為正兵營。
現在的第二、第三正兵營,就是原先陳功和周遇懋麾下的援兵營。
這兩支部隊,一直在漢中府和鄖陽府一帶,沒有頻繁的調動。
如今的漢中鎮,陳望交給了胡知禮統帶。
胡知禮如今掌管軍法處,兼管監察所,對於地方監察,以及控制力極強。
第二正兵營,現在由胡知禮代管,整個漢中府內衛軍,也由胡知禮直轄。
第三正兵營則是由周遇懋管轄,同時兼管湖廣六營,圍攻襄陽城。
襄陽城仍然在張獻忠軍的手中把持,襄陽城按照原定的計劃,已經成為了後續漢中鎮新兵的練兵場。
兩營各有四千餘人,合計八千軍兵。
至於第六正兵營,是兵額之外招募的新營,共計有五千人。
兵源是從各地衛所之中挑選的健勇,還有從普通百姓之中徵募而來的青年,隊伍中士兵的年齡都在二十歲上下。
鄖陽社兵是徵收各處的山民入伍,徵召了共計四千餘的山民,發放武器作為社下聯防的社兵。
藉助權力的真空,還有拿到的鄖陽府輿圖,在打通了各處山區的聯絡之後,鄖陽府這塊肥肉已經被陳望放進了碗中。
這些山民組成的社兵,讓陳望進一步加強了對於鄖陽山區的掌控。
第六正兵營,相當一部分的軍兵,都是鄖陽山區徵召而來的。
現在的漢中鎮,一共有六個正兵營,一個騎兵營。
分別是第一到第六正兵營,還有近衛第一騎兵營。
第一正兵營有五千人,其餘四個正兵營各有四千,
合計七營,共計已經有兩萬九千多人。
超過朝廷定下兵額整整一萬四千人,幾乎一倍。
如此多的兵馬,就是放到九邊也不算少了。
在這個各鎮營兵都是普遍缺額的情況下,超額如此之多,無疑是異類中的異類。
不過在紙面和明面上,漢中鎮還是隻有一萬五千多的營兵領餉。
“鎮下衛軍的情況如何?”
鎮內營兵的情況,陳望比較清楚。
胡知禮經常會發來資訊彙報鎮內的情況,營兵的訓練和軍備可謂是第一要務。
“按照目前軍器局的產出,等到今年年底,便可以對鎮內一萬兩千名衛軍完成換裝。”
陝西北部和中部受災嚴重,大量的難民被迫湧入漢中府內。
這些難民在確保沒有疫病之後,被陸續放入關內。
各地的衛所也因此擴招了不少的人員。
如今的漢中衛正軍人數已經達到了一萬兩千人,公分四營。
番號直接沿用鎮內番號,為第七、八、九、十正兵營。
也就說陳望如今手握的直轄兵馬,已經超過了四萬五千人。
連帶間接控制的湖廣六營、河南新軍七營、開封社兵合計的三萬六千人,總兵力已經超過八萬。
算上高謙、陳永福、陳德等人統領的一眾河南營兵,總兵力可達九萬餘眾。
鄖陽山區大量的山民也在陳望手段並用的情況之下,名正言順的走出了山區,進入漢中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