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天命(第2/4 頁)
、精壯強健、從軍三年,其中有半數,皆是從原先革左五營的舊部之中選拔而出。”
陳望神色凝重,李巖再度進行軍事上的改革。
一個銳意進取的勢力,威脅的程度有多大根本不用言說。
而且陳望也從李巖的軍事改革之中,找到了自己麾下漢中鎮的影子。
“第二營,名為神機營,有軍士五千,仍由李巖親領,軍中盡用火器,裝備火炮眾多,白洋河之戰亦極為出彩。”
“其中火器,所用基本為鳳陽之戰繳獲。”
“駐鳳陽監察所耳目彙報,李巖於鳳陽內城改革軍器局,試製自生火銃,召集工匠磨製刺刀,多方佐證,證明意欲仿製我軍所用海誓銃。”
陳望眼神微動,他領兵和萬民軍交手不下十次。
十戰十勝,並沒有海誓銃被繳獲過去。
海誓銃這樣的武器在對敵之後還是很難瞞住敵人的。
畢竟很多時候,在交鋒的時候,遠距離的射擊並不能擊潰萬民軍。
很多時候,真正擊敗萬民軍,還是近距離的肉搏。
近距離的肉搏,足以讓萬民軍看清楚海誓銃的構造和形狀。
萬民軍銳意進取,和歷史上很多成功奪取天下的義軍一樣,它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興勢力。
“第三營,名為倡義營,對應李巖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之名。”
“設倡義校一人,目前以萬民軍中制將軍袁時中統管,有戰兵一萬人,分為兩部,各以都尉統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其中披甲者甚眾,約佔軍中七成,其軍卒選拔也與驍騎營相同,從各軍之中選拔精銳,填入中軍。”
“倡義營中軍兵,盡皆軍中老卒、歷戰精兵,其中有馬兵三成步兵七成,士氣高昂、善攻堅。”
“白洋河之戰,虎大威領保定兵對倡義營,雙方於鎮南列陣而戰。”
“倡義營兵排布軍陣,經炮擊不潰,覆壓而去抵近血戰,一戰而潰虎大威鎮下兵馬,萬民軍得以奪取白洋河鎮。”
袁時中大名府起義,攪動風雲。
雖然被孫傳庭擊敗,但是並不代表著他就是無能之將。
畢竟在這個時代,能夠勝過孫傳庭的人,又有幾何?
袁時中起兵初時縱橫大名府、連敗官兵,聚眾十數萬,盛極一時,豈是庸碌之輩?!
“第四營,名為鋒銳營,設鋒銳校一人,目前由萬民軍中果毅將軍張成義統帶,有軍士五千。”
“鋒銳營中,一應軍卒,皆穿兩層重甲,佩強弓帶重箭,開大陣,用長槍,軍中配有盾車,與我軍主力一般無二。”
陳望神色凝重,李巖這一波改制,明顯是有針對的對於他麾下軍隊模仿。
“鋒銳營主將張成義,驍勇非常、勇冠諸軍,河南商丘人,崇禎十三年從萬民軍,以先登之功升百總,以斬將、奪旗之功升把總,以破陣之功升千總。”
“後累先登之功二、破陣之功三、斬將之功七,連升果毅將軍,僅次於制將軍之下。”
陳望在腦海之中搜尋了三遍,但是仍然沒有搜尋到張成義的名字。
這無疑是證明了張成義其人,原先只是一個被隱沒在歷史場合的小人物。
然而現在,卻能夠顯明世間。
如同張成義的還有瓦罐子趙守平、一斗谷常見希。
這兩人在原本的時空之中,加入李自成的麾下之後便隱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屈於一眾很早便跟隨著李自成南征北戰的陝西將領之下。
而現在,他們卻成為了萬民軍中的位高權重的制將軍,執掌萬眾兵馬,征討四方。
極大的影響著戰局的走向,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