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傾覆(第3/4 頁)
被曹文詔所斬,軍勢潰敗之後。
內大臣錫翰與遏必隆帶領親衛佔據御營的營門,無論敵我拼命放箭,擋住了瘋狂進攻的明軍。
局勢就此陷入了僵局。
而僵局正對於清軍有利。
清軍從混亂中反應過來,開始從四面八方向御營的中軍方向聚集。
身陷重圍的曹文詔,最後拼盡全力開弓向著黃臺吉連射三箭。
其中兩箭被黃臺吉身邊的親衛擋下,但是最後一箭卻是實實在在的射中了黃臺吉。
御營之中一眾蜂擁而來的親衛們眼見著黃臺吉倒了下來,皆是心生恐懼。
一旦黃臺吉死了,他們這些作為禁衛的人,如何能夠保全的了性命。
當下一眾御營護軍徹底的發了狂,向著曹文詔蜂擁而去。
但饒是清軍如此瘋狂,仍然難以抵擋曹文詔。
曹文詔揮動虎槍,輾轉而戰,所向披靡。
被曹文詔所殺的清軍勇將在此戰之中已經不下十人,有巴圖魯封號也有數人。
清軍雖然已經瘋狂,但是面對著曹文詔竟然無一人敢於上前格鬥,只敢遠遠放箭。
曹文詔帶領殘存的部曲且戰且走,最後一路退至了營地東南角的塔樓。
此時的曹文詔也已經是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
雖有兵將捨命為曹文詔遮擋箭矢,但是曹文詔還是身中多箭傷勢更重。
在營地的東南角塔樓,曹文詔帶領著殘兵與清軍繼續格鬥。
直至清晨,跟隨著曹文詔襲營的軍兵全部被斬殺殆盡,只餘下了曹文詔一人。
清軍再次發起進攻。
曹文詔背靠著塔樓的牆壁,支撐著身軀,藉助著狹窄的地形,又殺兩人。
清軍為之膽寒,竟不敢進攻,只能將東南角團團圍住。
一直至正午之時,才有清軍將校鼓起勇氣,進入塔樓。
入樓探查的清軍將校發現曹文詔早已經是沒有生息。
在最後的時刻,曹文詔依靠著牆壁,手拄虎槍,仍舊保持著站立。
他並不知道,他還是沒有能夠射殺黃臺吉。
射出的那最後一箭,雖然命中,但是卻沒有能夠貫甲。
黃臺吉很快便重新站了起來。
不過長嶺山御營被襲,使得清軍各路兵馬不得不馳援御營,以致於明軍六鎮兵馬能夠成建制的突圍重圍。
松錦之戰。
明軍雖敗,但卻並沒有演變成潰敗。
清軍雖勝,但是卻傷亡慘重,未能竟全功。
只不過遼東的局勢,仍然是有利於清國。
明軍八鎮在寧遠誓師,九萬兵馬入援,共計傷亡五萬餘人。
只餘下三萬殘兵返回杏山,還有萬餘人仍然被困在松山。
松錦的危機還沒有解除。
松山和錦州的糧草都已經快要見底,已經堅持不了多久。
而和歷史上最大的改變。
是祖大壽的想法。
在松錦之戰落幕之後,祖大壽在城中召集麾下軍將,歃血起誓,將會與城同亡。
……
漢中軍,寢帳之中。
陳望坐在床榻之上,一字一句讀著這封從京師送來的文書。
,!
這樣結局他早就已經預想到。
但是當這樣結局真正的到來之時。
陳望發現自己終究還是做不到保持平靜。
他要是能夠身處於松錦,或許能夠改變鬆錦的格局。
陳望閉上了眼睛。
思緒將他又重新帶回了青山關內。
山道之上,清軍正大肆屠殺著被山道上的百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