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傾覆(第1/4 頁)
崇禎十四年,夏。
八月十五,中秋。
河南,開封府。
襄城城外,燈火盈野。
明明是中秋佳節,但是漢中軍的營地之中卻無半點歡慶的氣氛。
往年中秋的時候,營中會發下月餅和酒水,讓眾人都休息一日。
晚間還有聚會,平常時節難見的佳餚美食都會出現在軍營之中。
但是今天的營地,卻是寂寥的可怕,甚至聽不到半點的人聲。
沒有人有意見,沒有人有怨言。
甚至原本是有聚會,但是卻並沒有人參加。
松錦之戰,已經落下了帷幕。
前段時間,一直有關於遼東的訊息傳來。
但是訊息真真假假,讓人難以辨別。
直到今天的正午時分。
經過了朝廷數次核實的訊息終於傳了過來。
松錦大戰,戰火從錦州一路燃到南面的杏山。
從入夜一直持續到第二日的黃昏。
北線,錦州。
遼東、宣府兩鎮兵馬於寧錦誓師之時,合計有一萬四千餘人。
戰後僅有殘兵兩千餘人,在錦州守軍的拼死援救之下得以入城。
錦州之役,宣大鎮軍陣先潰,遼東鎮在又堅持了半刻鐘後也同樣崩潰。
總兵楊國柱死於亂軍之中,清軍打掃戰場,其屍身被其死去家丁護在身下,得以在亂軍之中保全。
護在其身上的幾名家丁,屍體被亂馬踐踏,難以辨認身份。
宣府總兵楊國柱身身中七箭,共被三創,肩膀一處,為刀斧所劈,腰腹兩創,為槍矛刺傷,因腰腹槍傷而亡。
遼東總兵劉肇基在兵潰之後,帶領家丁一路且戰且退,試圖重新集結潰兵,但是皆以失敗告終。
凌晨天亮之時,清軍圍困劉肇基於乳峰山北一側高崗。
劉肇基率家丁與殘兵三百餘人堅守高崗,清軍久攻不下,損失頗大。
至午時,清軍大軍來襲,圍師數重,派人勸降。
劉肇基派人割下了清軍使者的耳鼻,而後將其遣返而歸,以示死志。
清軍使者歸營之後,清軍遂調集火炮對著高崗狂轟濫炸,而後又調遣護軍攻山。
先遭連番鏖戰,又經火炮轟炸,高崗之上倖存明軍僅有三十餘人。
半刻鐘後,高崗陷落。
劉肇基力盡被圍於崗頂,與眾兵戰死於高崗。
南線共有三處戰場,從北到南,分別是長嶺山、石灰窯、向陰屯。
石灰窯、向陰屯之戰。
大同、山海、密雲三鎮進攻石灰窯作為主攻。
寧遠鎮進攻向陰屯,作為策應。
在半夜時分,寧遠鎮也趕赴到了石灰窯,加入了主戰場中。
四鎮合兵,連破清軍數陣,清軍傷亡慘重,一退再退。
御營被襲的訊息傳來,清軍的部署也隨之出現了問題。
四鎮兵馬於是得以越過三道壕溝,突出重圍。
只是在越過重圍之時,又遭遇清軍事先佈置好的火炮轟炸。
四鎮兵馬因此發生混亂,清軍集結兵馬於騷亂之時趁勢掩殺而來。
雙方數萬兵馬就此在石灰窯南的山地之間爆發混戰。
戰場被一片片的切割,雙方的指揮系統早已經是混亂不堪,上面的訊息難以傳達到基層。
月光黯淡,夜愈深沉,到處都是各自為戰的局面。
局勢混亂不堪,洪承疇本來帶領著督標營處於四鎮的中央發號施令,指揮戰鬥。
但是隨著戰局的演變,戰線的推進,中央的地帶也不安全。
甚至於洪承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