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謠言(第2/3 頁)
有,在去做的過程裡,所得到的……“做”的權力!
墨家所需要的,說到底,也只是屬於自己的合法武裝力量而已,至於“行義”的資格……那需要先擁有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之後再考慮。
而王孫政手中的五百人……
詢深深呼吸:“似乎確實可行。”
“那麼鉅子是認可了?”鞠子洲問道:“我給予你把這五百人收入麾下的機會,你為我提供保護!”
“還有!”詢說道:“你要讓秦君放鬆對於墨者的管控!”
“這個簡單。”鞠子洲點了點頭。
“那這件事情就這樣吧。”詢點了點頭,躬身一拜;“請鞠先生授我“義理”。”
鞠子洲一拜:“可。”
詢再拜:“請教。”
“墨家起於子墨子,發於市井,義理的核心,不過就是“愛”與“利”。”
“而墨者行為是否合理的標準,則是“義”。”
“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乃是墨者理想。”
鞠子洲問道:“我說的可對?”
詢點了點頭:“對。”
“那麼“義”的標準是什麼呢?”鞠子洲說道:“子莊子有“小大之辯”。”
“子孟子闡發大小義之疑。”
“世間對於“義”,從來沒有固定的標準,這就是鉅子“孟勝”所以死城池,而墨家最終三分、沒落的原因。”
“不錯。”詢嘆氣:“若非“義”無準則,墨者豈會淪落得如今這般?”
“但,為什麼“義”無準則呢?”鞠子洲問道。
“請教。”詢低下頭顱。
“因為對於不同的人,“義”是不同的。”鞠子洲解釋道:“墨者行義,路遇乞人餓殍,“義”是食水而已,因為食水,可以活其命。”
“遇君子之被猛虎,“義”是拔劍。”
“因為拔劍,可以解其危。”
“遇君主破國亡城,“義”是奮身。”
“因為奮身,可以保其國。”
“但,若是破國之君,壞君子之家,致其棲野而被猛虎;被虎之君子,吞乞人之資貨,致其乞行而餓殍,餓殍之乞人,為君主奮身,致君子吞其資貨,那麼,“義”又是什麼呢?”
詢愕然。
“如墨者“行義”,遇此事情,該當如何呢?”
詢默默思考。
良久,他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目光望向鞠子洲。
“想要知道“義”是什麼,首先要有一個“主體”。”鞠子洲笑了笑,牙齒森白:“什麼是主體呢?就是你“墨者”,要為誰而行義。”
“自然是為天下人……”詢下意識回答。
話沒說完,他自己就停住了。
此時,他意識到了,“為天下人”,就是“義”無定則的原因。
“天下人”裡面,包含有“乞人”、“君子”、“君主”以及更多的“身份”。
這些“身份”所對應的,是互相矛盾的人。
幫助“乞人”,就無法再為“君子”行義;為“君子”拔劍,就要殺滅“君主”。
這是死結。
“墨家必須找到“義”的主體!”鞠子洲笑了笑說道:“此後,為之行義,見不平則破不平,遇不義則斬不義。”
“多謝鞠先生!”詢恭敬一拜。
“鉅子客氣。”鞠子洲回拜。
詢想了一下,說道:“我最近聽到了一則謠言。”
“哦?”鞠子洲有些疑惑。
“有言王孫政並非太子親子,而是左庶長呂不韋之子者。”詢說道。
鞠子洲聞言有些驚訝,隨後揚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