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劉姓宗親,全面參戰(第1/2 頁)
冀州
鄴城
面對來勢洶洶的趙雲軍,袁紹有點慌,但不是很慌,聽從手下郭圖的建議,快速組織官渡撤回來的八萬將士與原本就留守在冀州的三萬人馬,東湊湊西湊湊的又湊出了十餘萬大軍。
然後袁紹命劉備為軍總指揮,高覽、張飛為偏將軍,率九萬人鎮守鄴城。其次又命關羽率兩萬人,負責鎮壓冀州內的叛亂。(顏良文丑等將領嘎了後,袁紹開始重用劉關張,劉關張正式上位。)
趙雲軍與劉備軍於鄴城碰面,雙方交戰數日,都沒有討到好處。
對此,賈詡向趙雲建議道:“將軍,我有一計。”
趙雲聞言道:“哦?軍師且講。”
“據斥候的探報,鄴城東不遠的一個村莊正發生疫病,將軍可以讓人找來那裡的帶有病源的死豬死羊,用投石車投入鄴城內……”
趙雲一聽,直接倒吸一口涼氣,撕~!自家這軍師……貌似挺狠啊!
趙雲否決:“軍師,不然,咱還是換個方案?”
“也行。”賈詡又出一計:“既然將軍不喜歡浪費小動物,將軍還可以派人在敵軍的水源上動手,只需在連通鄴城的滏河上游進行投毒……”
趙雲:“………”
“軍師,咱還是來些不傷天和的計策吧。”
“這樣啊…也可以,將軍務慮,容我再想想……”
最終,賈詡總算提出了個正常的計策,既然正面攻打不下鄴城,那便另闢蹊徑,轉攻東方的平原郡。與青州的呂布前後夾擊平原的袁譚,迫使袁紹分兵出城去救,圍城打援,以削弱鄴城的守軍。
趙雲採納了賈詡之計,先是他自己與張繡的軍隊不動,駐紮在鄴城五里的地方,然後讓張遼帶領他的兩萬人火速行軍平原,同呂布夾擊袁譚。
且說這平原郡的袁譚守軍,本就不足一萬,張遼的兩萬人配合著呂布的一萬人前後夾擊平原,袁譚很快就頂不住了,連連向鄴城方面求援。
鄴城的劉備立即抽出三萬鄴城守軍,讓張飛帶領前去支援平原袁譚。
鄴城外的趙雲、張繡二軍等的就是這一刻,在張飛軍計程車兵都走出鄴城的時候,直接一左一右的向張飛軍發起了猛烈的衝鋒。
張飛軍不敵,不斷減員。鄴城內的劉備見狀,連連又帶領著鄴城剩下的六萬守軍出城相救。
九萬袁軍與五萬趙雲軍於鄴城外的平地開始廝殺。
這九萬袁軍大多都剛經過官渡大戰的戰敗,士氣並不高,加上沒有了城池作防守,漸漸不敵士氣穩定的五萬趙雲軍。
打了沒一會,劉備只好與張飛率軍撤回鄴城進行防守,而後趙雲試著攻打鄴城,奈何鄴城實在堅固,便又下令撤軍五里,重新等候機會。
趙雲在鄴城外的虎視眈眈,使劉備根本分不出兵去支援平原,很快,袁譚敗逃北上的渤海郡,平原郡被張遼呂布合力攻破。
至此,青州最後一郡平原郡歸屬陳渢,整個青州收入了陳渢的囊中。
青州到手,徐州通往冀州的糧道打通,陳渢已經無需再向曹操借兗州的糧道。再呆在兗州官渡的意義不大,與其整天小心翼翼提防曹操會不會背刺,還不如搬去屬於自己的青州。
所以陳渢撤出官渡,轉到了青州平原郡駐紮,以總監北方戰局。
隨後陳渢暫時任命了賈詡為青州刺史,張繡為青州大都督,太史慈為振興中郎將,閻象、楊弘為青州長史、主簿,一同穩定和治理剛打下來的青州……
冀州
鄴城
青州的失守,使袁紹坐立難安,一激動,吐血的老毛病開始發作,病情越加嚴重,艱難的召開會議向眾臣商議對策。
這時,袁紹手下謀士逢紀進言道:“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