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像(第2/3 頁)
自己家人拍照,就完全想不到照相機在古代的使用意義。
畫什麼相!拍照不就行了嘛!
她現在搞個照相機出來技術上完全不是問題啊!雖然還不一定能做到彩色的,可拍出來的效果不會比清末慈禧太后拍的照片差。
還有那煤油燈也一樣,亮度比一般的油燈亮上數倍,而且大量生產後比豆油菜油動物油也便宜多了,至於大乾的蠟燭那就更貴了,是用蜂蠟製成的,只有權貴之家才用得起,而她因為家裡用的是露營燈就沒想著改善大乾的照明燈具,只一門心思想著發電照明,直到不得不利用上石油才想到還有這麼多改善照明的可能。
現代的蠟燭之所以便宜也是因為在石油中提取了石蠟呢!
還是要端正態度,樹立好為提高古代人民生活水平,全心全意為古代人民服務的崇高理想才行,沒準房車大大看她這麼努力一高興又給她買好東西了呢!
張曉瑛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對蕭景燁說道:“殿下,墨子他老人家不是提出過小孔成像過程嗎?咱們想個法子把人像留在紙上,這樣可比畫像準確許多,應該跟照鏡子也不差多少,把人像粘在出入證明上,守門的護衛對著人像便可知曉此人面目。”
“如此甚好,安平可知曉如何能做到麼?”蕭景燁問道,自動忽略掉張曉瑛跟先賢不見外的語言措辭。
他現在反正對張家兄妹提出的設想都是先認定他們有辦法實現的,想一下這人像若是做成了可省卻多少事情。
“具體如何做的還不知曉。”張曉瑛老實說道。
照相機成像關鍵就是膠捲材料,她還幫她老媽拿以前的相片底片去照相館把她外祖父的照片洗出來放大,那時她就好奇地瞭解過底片是什麼做成的,為什麼透過那樣一個半透明的小片片就能變成這麼大的一張清晰的照片。
“這個還真不好做到,比發電難多了。”張曉瑛又補充說道。
她要做就做膠捲相機比較完善的技術,說不定拍出彩色照片也不是什麼難題,只是成本大一些罷了。
“做吧,如今咱們需要保密的地方越來越多,有這個把人像留住的技術還是很重要的。”蕭景燁說道。
“若是有這麼個物件,那許多人家都得來留下自己的畫像,想來也有大用。”方大人說道。
“沒錯,安平,這成像機器做好後,沒準你又能靠著它發一筆小財了。”蕭景燁笑道,他知曉張曉瑛如今愛財如命,經常哀嘆錢不夠花。
說起來,像她這般花錢那是多少都不夠啊!方才又跟自己說了要造巨輪,問自己有沒有興趣入股。
他倒是想入股,奈何自己口袋裡的錢也不太多。
“殿下,那我先告辭了,這桶油我就先提回去。”張曉瑛對蕭景燁說道,他顯然也沒空再跟自己聊天了,得想法子補上兵器工坊這個保密漏洞。
“好,”蕭景燁跟方大人都站了起來送客。
現在回家也沒有房車可以查資料,張曉瑛轉到了圖書館,她回來因為急著給罐頭訂好生產標準住到了工業園,還一直都沒到過圖書館呢!
即使是過年期間圖書館也沒有閉館,反而因為人們沒什麼事情做都選擇到圖書館看書,張曉瑛心中滿意,她的努力看起來還是有成效的,特別是漢語拼音推廣後識字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的閱讀需求越發強烈,圖書館裡各種裝扮的人都有,有許多明顯能看出來並非文士而是手工業者的裝束。
書還是太少,紙張成本還是太高,改進造紙的工序變成機械造紙也勢在必行,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增加造紙的產能,但是也像織布機一樣會影響到廣大造紙工匠的飯碗,到這會張曉瑛可是真切的明白“百萬漕工”代表的意義了,張曉瑛決定一步步來,她自己不造紙,只提供造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