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1/2 頁)
其他一同前來進學的孩子了,除了部分真正窮苦人家的孩子之外,大多都進過學,有一定的底子。徐夫子問過她們的學習進度後便帶她們進了院子考核,唯有木析四個早已學完了千字文的孩子被她帶到了一旁。
徐夫子面色淡淡的對她們說:「學完千字文並不能說明什麼,這僅僅只能說明你們勤勉,然而作為一個學生,對於你們來說,勤勉認真比任何都要重要,即使是真正的天之驕子,也沒有不學而知的。所以夫子希望你們繼續勤奮好學,萬不可怠懈。」
木析和那三位女弟子都行弟子禮,口稱遵夫子教誨。
就這樣,木析進入了徐夫子的私塾學習古文。
徐夫子這一次只招收了七個弟子,只有五個女弟子被她編入了初學啟蒙的丁班,木析和另外兩個早已經學完了千字文的女弟子則被夫子帶到了丙班。
剩下那個本來也已經學完了千字文的女弟子,則被徐夫子認為是學的不夠踏實,底子不行暫時先放入丁班學習。
徐夫子的私塾裡,甲班都是童生,都是奔著科舉考試考秀才上的,徐夫子更多的注意力也都在甲班上。
乙班則是那些沒考上童生的弟子,為的也是考取一個童生。而丙班,則是一些窮苦人家送來啟蒙識字的,並不是真的要入場科舉,學的知識都很淺,一些剛剛啟蒙完的弟子有時候也會放在丙班,就好像木析一樣,以免突然進入乙班跟不上學習進度。
丁班則是啟蒙班,什麼時候學完了那些啟蒙書籍,什麼時候就可以結業了。
木析就這麼在徐夫子的私塾繼續學習了。
徐夫子的束脩是一年十倆銀子,這其中木氏族裡出了四倆銀子,從學田裡的收益抽,當做是族中對木析求學的贈助,剩下那六倆銀子則是木母木父出了。
其實木母手中並沒有多少銀子,木母是繼承木家老祖宗的祖產良田,但實際上這良田的產出有限,大多都用來供應家中吃食和上交稅收了,除非賣掉祖田,否則木母手中是沒有多少銀子的,真正拿出銀子來助木析讀書的是木父。
木父嫁到木家以後,為了填補家用除了幫木母侍候田地之外,就是用剩餘的時間當個貨郎,走街串巷掙一掙銀子。
但木父手中的銀子有限,這些年地裡的收成並不好,老百姓也更捨不得花什麼錢,如果不是木父手藝精湛,賣出的貨物確實實用又便宜,根本就不可能賺的到什麼錢。
木母木父雖然沒說,但木析心裡多少有數,如果她不能在十歲之前讀出什麼名堂來,那就只能退出私塾,要麼繼承木母的良田下田耕地,要麼在鎮上找關係當個帳房先生,起碼要學會養活自己。
這個時代雖然說看起來好像是女尊社會,但最底層的女子一樣要下地種田養活自己,女尊的意義似乎更多是對女子的束縛沒有男尊社會大,以及給了女人更大的責任。
雖然說這個世界的女子體質各方面,好像是要比她原來世界的女人身體素質好,但木析也不想一輩子在地裡打轉。
從商在這個世界的古代一樣沒有出路,無論是當個小貨郎,還是開鋪子掙錢,其實在這種百姓維持普通生活都艱難的古代,是很難真正掙到什麼錢的。
商業想要發展的前提是百姓富足,富有餘糧,否則一起都是空談。
至於那些能掙到貴人錢的大商賈,哪個大商賈的背後沒有人呢?沒有關係沒有背景,即使有好的生財之道,也只會是催命符,如稚子抱金過市罷了。
真正能活的體面又有自保之力的方法,依舊是科舉考試,哪怕不能入朝當官,有功名在身依舊是一道保障。
木析心裡比誰都清楚這些道理,而且她也足夠剋制自律,雖然說比起這些真正第一次接受教育的學子,她是已經接受過現代教育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