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玉真子的套路(第1/2 頁)
當初豫王李奉陽為了保李常孝,不得不辭去東都留守一職,武后抓住機會,便讓英王李顯去補這個要職。
誰知李顯這公子哥長安待習慣了,又不捨得跟兄弟李旦分開,磨磨唧唧了大半個月,後來被武后一通警告,才屁顛屁顛地往洛陽這邊趕。
出了長安,李顯一路遊山玩水,好不自在,隊伍走走停停,又花了大半個月時間,才總算抵達東都郊外。
李顯身為皇子,又兼任東都留守一職,該有的派頭自然要做足,於是一面派人進城通知洛陽官吏出城迎接,一面命令隊伍停下休整,也正因如此,才與玉真子等人碰了個正面。
與李令月不同,李顯對天道門一直都充滿好感,按照他的腦回路,自家李氏始祖是老子李耳,道家又是李耳開創的,原則上,道家就等於他李家,有什麼好見外的。
再有就是,李顯小時候身體不好,經常一生病就被武后送到玄都觀調養,如此一來,對天道門也就更加親近了。
今日一聽對方是天道門章印天師,哪有不見之禮。
而玉真子這邊,正愁丟了業績,沒想到李顯主動送上門來,又豈會放棄這個拉攏皇子的機會。
在李顯的邀請下,玉真子帶著靈雲進到對方的營帳內,奴婢們奉上瓜果點心,李顯端起茶盞,以茶代酒,先敬了玉真子一杯。
放下茶盞,李顯禮貌地開口說道:“今日在此偶遇天師,實乃小王的福報,天師帶著這麼弟子,是要去何地?”
玉真子嘴角淺笑,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道:“英王不在長安待著,跑來洛陽作甚?”
按說以李顯敏感的身份,玉真子這個道門之人,是不能問,也不該問的,但李顯自個兒卻渾不在意,腦子一熱,把朝廷交給他的政治使命向玉真子全盤托出了:
“實不相瞞,小王奔赴洛陽,乃是奉了父皇之命,接替豫王的東都留守之職。”
玉真子聞言一驚,洛陽作為大唐帝國的陪都,其政治影響力僅次於帝都長安,李治讓李顯這個三皇子來擔任東都留守,說明對這個皇子也是極為看重的。
想到這兒,玉真子不由自主地多看了李顯兩眼,這個瘠瘦如柴的皇子形於言色,胸無城府,如果自己控制了他,對門派而言,必定大有裨益。
正想著,李顯“哎呀”一聲,拍了拍自己的腦袋:
“小王差點忘了,小妹在洛陽出家,入的就是天道門,敢問天師,小妹近來可好?”
一提到李令月,玉真子的臉色瞬間難看,好似吃了一隻蒼蠅一般膈應。
面對李顯的詢問,她只是點頭應付一下,隨即轉移話題:
“英王既然來了洛陽,得空可來玉清觀坐坐,貧道正調查謀害道門弟子的兇手,以後少不了需要英王的幫助。”
說罷,朝身邊的靈雲使了個眼神,讓對方代表自己,去給李顯斟一杯茶,以示自己的誠意。
李顯受寵若驚,連忙雙手一合,行了個道家禮:“天師放心,只要用得著小王的地方,儘管開口便是。”
天真的李顯哪裡會想到,自己過分的熱忱,反倒讓自己變成了玉真子眼中的‘奇貨可居’。
兩人說話間,靈雲端著茶壺走到李顯桌前,身子一蹲,往對方的茶盞裡斟茶,李顯的目光順勢落在她身上。
按說靈雲的姿勢並不絕美,初見她的李顯也沒有勾起任何異樣,然而就在靈雲起身離開的時候,一股香風迎面襲來,李顯鼻子一皺,只覺那股香味沁人心脾,直沁肺腑,於是猛吸兩口,下意識地叫住對方:
“等等,道姑身上好香啊,可否告知用的是什麼香料?”
靈雲臉色羞紅,她一個小小的道姑,哪用得起名貴的香料,正待解釋,卻聽到身後的玉真子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