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兩個活寶(第1/3 頁)
次日一早,李令月用過早膳,宮女走進來稟報道:
“公主,周王負傷在床,請您過府一趟!”
李令月有些奇怪,昨天他們不是剛捱揍嗎?怎麼今天又來找我了?難道是來興師問罪的?
回想起昨天發生的一幕,她的確沒能幫到他們,有武后在場,誰的面子也不好使,要怪也只能怪他們攤上了一個六親不認的老孃。
“知道了,我稍後便去!”
李令月應了一聲,又對鳳陽閣總管女官趙麗華吩咐道:
“趙侍,把司薄叫來,隨我去庫房走一趟。”
趙侍心下疑惑,怎麼公主突然關心起自己的財帛了,換作以前,她可是從不過問的。
沒多久,在趙侍的帶領下,一個女司薄捧著厚厚的賬冊進來,李令月揮了揮手,不待對方行禮,三人便徑直往庫房走去。
在唐朝,公主每月的俸祿並不多,都會統一由尚功局發放。
但李令月與別的公主不同,她從小就備受武則天和李治寵幸,每逢生辰佳節,都會賞賜大量珠寶,加上一些王室宗親、朝臣女眷贈送的,金額之大,種類之多,早就堆滿了整整一間屋子,為此,尚功局單獨給公主配了一位統計財帛的司薄。
金銀財寶,對於李令月來說,已經沒了新鮮感,她身處皇宮,衣食無憂,根本沒有需要用錢的地方。
只是如今要出宮探望她的皇兄,自己不能再像平常那樣兩手空空,皇兄多少因她而捱揍,自己這個當妹妹的,總得帶點慰問品才是,這麼一合計,才想起自己好像還有一間小金庫。
第一次走進自己的小金庫,李令月算是開眼了。
房屋的正中間分別擺了幾個木架子,每個架子上都分列著各式珍寶。
從裡到外,第一個架子上擺滿了佛像、如意、和祥瑞,有黃金的,純銀的,翡翠的,白玉的,數都數不過來;
第二個架子上是各種寶石玩物,比如夜明珠,星耀石,菩提串,鎏金香囊,白玉腰帶,翡翠把件等等;
第三個架子則是一些瓷器,琉璃杯,象牙雕,紅珊瑚……
第四個架子是一些名人字畫,有王羲之的《蘭亭序,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展子虔的《遊春圖,每一件,拿到現代,都是無價之寶。
房間的四周,整齊地堆放著木箱子,每個箱子內,都裝滿了珍珠瑪瑙,金銀首飾。
李令月遊弋其間,一會摸摸這個,一會兒又看看那個,她每拿起一件珍寶,身後的司薄都會耐心講解來歷、數量、價值幾何。
轉了兩圈,最後在兵器架子上,挑了幾件西域進貢的鑲嵌寶石的短刀,打算送給倆皇兄。
準備離去時,瞥見牆角處放著一塊很大的白色石頭,石頭外表凹凸不平,上面沾染塵土,早已失了光澤。
李令月心下疑惑,按說自己的小金庫是不應該出現這種石頭的,便隨口問道:
“司薄,這塊白石怎麼會放在這兒?”
司薄翻看手中賬冊,找了好久,最後答道:“回公主,這是安西都護府大都護,在公主去歲生辰時送來的于闐玉,尚來不及雕刻,便一直擱置在這兒!”
于闐玉?這不就是後世所稱的和田玉嗎?
李令月心裡一驚,走過去蹲下身來伸手觸控,玉石溫潤光滑,抱起來放在陽光下一照,整個石塊都晶瑩剔透,很像和田玉中極為罕見的羊脂玉、
如果真是羊脂玉,那這玩意兒放在她那個時代就太稀奇了,這麼大一方,保守估計,也是王總口裡幾十個‘小目標’了。
李令月心下激動,對趙侍吩咐道:“派人把這個搬出去,本公主要拿到外面打造幾件心愛的配飾!”
“公主,尚功局就可打造!”司薄一旁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