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2 頁)
倒是卓小梅被大家一問,又起了好奇心,暗忖這個重要領導到底是誰呢?估計至少是比鍾秘書長還要大的官,也許就是鄧副局長說的,不是書記就是市長,不然鍾秘書長也不會那麼當回事了。卓小梅平時沒跟當官的打什麼交道,在她眼裡,鍾秘書長算是她見識過的最大的官了。畢竟他這樣的常委領導是市裡的權力核心人物,為萬人所景仰,不是卓小梅這樣的小民百姓想見就見得著的。
不過這個重要領導到底是誰,實在不是卓小梅要操心的。她操不操心,反正是個重要領導。現在卓小梅非操心不可的,是為揭牌儀式所要做的每一件具體的事務,而眼下她還得立即按照鍾秘書長的指示,把申請要錢的報告寫好。
幼兒園不像黨政部門,有專門的秘書班子,卓小梅只得自己動手寫報告。好在這樣的報告並不是大材料大文章,難不倒卓小梅這個中學和幼專時代的才女,她幾下就寫好了。又拿到門口的打字店列印幾份,蓋上機關幼兒園的公章。
做完這些後,卓小梅鬆下一口氣,斜靠在椅子上,伸了一個懶腰。她得意地想,剛把改制的事擺平,重要領導又要來揭牌了,真是好事成雙啊。
這麼想著,一看時間,快下班了。卓小梅給鍾秘書長打了個電話,說報告已經寫好,下午可不可以去找他。鍾秘書長想了想,說:&ldo;大後天吧,有個會在松風賓館召開,常務副市長也要參加,你就到賓館裡來找我。&rdo;卓小梅忙說:&ldo;那謝謝鍾秘書長了,到時再麻煩您。&rdo;
市委重要領導來揭牌,這實在是機關幼兒園的大事,是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的,必須傾全力而為之。這種時刻不好讓兵兵在身邊礙手礙腳,卓小梅就提上兩瓶紅葡萄酒,帶著兵兵回了趟自己父母家。
卓家住在城西。這是維都市的舊城區,雖然城市的圈地熱潮越來越火,但青色的木板屋,麻花的石子路和黑色城牆,依然頑強地殘存著。卓小梅生於斯長於斯,對這方舊土自然滿懷眷戀,寒暑假不用說,平時的週末,總會抽空回來走走,看看父母和這裡的舊街舊巷。這個學期以來,先是忙著應付改制的事,接著又要籌備揭牌儀式,卓小梅無暇他顧,一晃已經兩個多月沒回來過了,還真想念這個地方的。
卓家所在的紫荊街沒通汽車,卓小梅和兒子是在街口下的車。走在古色古香的老街,就像走進另一個年代,讓人莫名其妙地生出淡淡的傷感來,雖然卓小梅早過了觸景生情見物傷懷的年齡。
她恍然記起那個夏天的初夜,彷彿一切如在昨天。
那個夏夜,已在省城讀過一年幼專的卓小梅放假剛回到家裡。吃了點東西,將自己清洗乾淨,換上乾淨的夏裝,又和母親說了會兒話,卓小梅就出了門,一個人在街頭徜徉起來。幾個月沒回來了,她要聽聽自己青春的腳步叩在石子上的囊囊足音,這可是她聽了十多年聽慣了的。
本來卓小梅是一心要考重點大學的,憑她的實力,這並不是什麼難事。誰知高二第二學期開學不久,在建築工地奔波了大半輩子的父親被一塊鋼條砸傷脊椎,從此癱瘓在床,爬不起來。當時卓小梅的兩個哥哥一個讀大四,一個讀大三,家裡正是最拮据的時候,所以那塊鋼條砸倒的其實不僅僅是卓父,還將卓家也砸塌了。眼見得卓小梅的高中再沒法繼續讀下去,省幼兒師範學校辦了個大專試點班,拿著教育行政部門的特批檔案在全省範圍內招考高中二年級在讀學生。他們的目的很明確,拔尖的高三畢業生是不會報考幼專的,提前招考可以截留到情況特殊的優秀人才。而且幼專的條件非常優惠,學費全免,成績優秀能拿到全額獎學金的話,生活費基本可以自行解決。卓小梅心動了,與其輟學在家,還不如讀幾年幼專,早日找個工作,緩解一下家裡的困境。回家徵求父母意見,他們覺得也只好如此。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