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寧遠的想法(第1/2 頁)
“那我就先說說服裝廠的事情。”寧遠並沒有怯場。
他心裡確實是有一些想法,說出來讓張海峰幫忙把把關也是一件好事。
畢竟他從政才幾天,對於發展經濟的經驗還很匱乏。
而張海峰都已經做到市長的位置上了,不管是經驗還是職位都足以給自己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
“其實我引進服裝廠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儘量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寧遠開始介紹起了自己的想法。
“一個服裝廠很簡單,但是它能夠提供不少的工作崗位,同時還能提供給本地很多想要做服裝生意的人們一個低成本高質量的貨源,對於老百姓收入的帶動還是有一些作用的。”
“但是我看你引進的那個服裝廠規模太小,能夠提供的崗位也是非常少的,哪怕是對於一個鄉來說,也是杯水車薪吧!”
張海峰很快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確實。”寧遠點點頭。
“我只引進了一個小廠,主要是因為白石頭鄉的條件太差,根本就沒有大廠生存的空間,而且廠子規模如果太大的話,附近的老百姓直接去批發服裝反而不會太容易。”
為了白石頭鄉經濟的發展,他研究了很多。
但是奈何這個地方的基礎條件確實是太差了。
首先交通就非常不便利,只有一條土路通往縣城,班車只有每天兩班。
真要是引來個大廠,光是採購原材料以及把生產出來的貨運出去,就會是一個大問題。
而花費那麼多力氣解決這個大問題,還不如直接把廠子建在縣裡甚至市裡更加簡單。
而且,不光是交通,水電這些資源白石頭鄉也相當匱乏。
本地的水僅夠日常飲用和農業生產,楊友國想要種樹寧遠都不答應,更別說是弄個大廠過來了。
電也是非常缺少的。
現在白石頭鄉也沒法保證二十四小時有電,有事沒事停電個一兩天是經常發生的。
就算是黨委大院,有時候遇到停電了,大家也得跟著一起熱著。
這種地方搞個大廠過來,單位和老百姓就都不用用電了。
也就是小服裝廠,用水少用電少,才勉強能夠生存,大廠根本就沒法搞。
“這不光是你白石頭鄉的問題,也是整個關西市的問題。”張海峰皺著眉頭點了點頭。
看得出來,他也是深受困擾。
作為一位大市長,招商引資工作始終沒有效果也一直都是他的心頭大患。
確實,關西市的條件實在是太差了一點,很難找到適合這裡的企業。
“所以,你的想法是什麼?你躲起來甚至都不願意向我彙報工作,肯定是有了別的想法吧?”
張海峰的表情變得嚴肅了起來。
他覺得,這個年輕人說不定能給自己一個驚喜。
或許這小子能找到別的出路也不一定呢?
“我最近幾天一直都待在服裝廠的工地上,其實服裝廠規模很小,房子也沒幾間,就算是一個一二十人的建築隊幹,只怕也用不了兩個月就幹完了。”
寧遠笑了笑,開始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我把全鄉各個村裡能幹建築工的人幾乎全都給召集了起來,讓他們輪番上陣幹活,一方面是為了讓服裝廠趕緊建起來早點投入生產為鄉里做貢獻,另外一方面,我也是在觀察那些建築工人們。
據我觀察,我們白石頭鄉的這些建築工素質都還是很不錯的,每個人都很能吃苦耐勞,身體又好,幹建築絕對是個頂個的好手。
所以我在想,要發展經濟,無非就是讓老百姓們的手裡都有錢。想要讓大家的手裡有錢,就得讓大家有活幹,要麼就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