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算賬(第2/4 頁)
說我這一季共收了四十二萬斤棉花。每匹布用棉十七斤,若全部織成布匹就是兩萬四千七百零六匹布。可棉花此物,不僅可以織成布匹,還能作為填充物做成棉衣和棉被,又輕又保暖。所以,臣除了售賣布匹外,還售賣成品的棉衣和棉被。與直接售賣布匹相比,雖少了紡織這一項,卻多了裁縫這一道工序。兩者之間,售價與收益基本無差。故而,可歸在一起計算。按每匹布三千二百錢售出,就是七萬九千零五十九緡錢。”
隨著數字從劉綽口中報出,御史們忍不住嘆道:
“七百畝地,竟能有如此多產出?”
“劉學士算賬這麼快?”
“那都是賬房算好的,劉學士看得多,自然就記得住。”
“七萬多緡錢啊!”
“哪是七萬多,這差一千緡就是八萬了!劉學士賑災,便每日花費一千緡,都能撐八十天啊!”
“是啊,看來這錢真是她自家出的。”
“今日是臘月二十,從臘月初八算起,已有十三日了,劉學士已經出了一千三百萬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若真有人捨得拿這麼多錢出去沽名釣譽,那我倒盼著咱們大唐能多些此等沽名釣譽之徒!”
“此物若在大唐境內推廣開來,真是利國利民啊!”
蘇瑾年臉色很不好看,無需看賬本子,便是扣掉各項成本,劉綽的收益也足夠賑災的了。
“諸位御史莫急,且聽劉綽再扣一下成本。自臘月初七起,商稅由十抽一變為了五抽一,扣完商稅後還剩六萬三千兩百四十七緡。另外,京兆府命東西兩市商戶捐出半年利錢以濟災民。再扣掉一半後,臣手上的利錢僅剩三萬一千六百二十三緡六百錢。”
聽到這個數目,御史們嗡的一聲討論起來。
“加商稅是何時的事?”
“五抽一之後還要再捐半年利錢?這怎麼可能?”
“近八萬的利錢,如今光稅捐就已經去了快五萬緡錢了!”
“劉學士,你莫不是在信口開河?”葛臨川不敢置信問道。
這時小內官已經抱著賬本子回來了。織染署是皇宮專設的織造部門,染織令正八品官職,也匆匆帶著幾個算賬的小吏員趕來。
“此等大事,劉綽怎敢信口胡說?下官這裡筆筆都有記賬,葛中丞若不信,大可去東西兩市的商戶隨便查。”
蘇瑾年道:“劉學士,你這雲舒棉布可是冬月裡才上市的,便是納捐也只是一季才對,何必如此危言聳聽?”
劉綽重新恭敬地向李適行了一禮,“陛下明鑑,臣的雲舒棉布雖是冬月裡才上市,但各商戶所賣之物本就是有淡季和旺季的,所以京兆府要求各商戶捐的是全年利錢的一半。臣所報數目,絕無半點虛言。”
李適看向一旁的染織令,染織令忙又看向身邊的小吏。那小吏剛要附到染織令耳邊,就聽李適道:“你直接說吧!”
小吏行禮拜道:“啟稟陛下,劉學士所言屬實,賬本中附了京兆府的納捐文書。非但如此,劉學士還將作坊中所有做工的災民全都記錄在冊,按件給她們算了工錢。棉布每匹需兩個工人織造五日,災民工錢與莊子上的其他工人一樣,都是每匹一百五十錢。”他一邊撥動算盤珠子,一邊說,“兩萬四千七百零六匹布要結算紡織工錢三千七百零五緡九百錢,支付後,劉學士賬面上還剩兩萬七千九百一十七緡七百錢。若算上買種子,打井,採收、商鋪夥計的工錢,還要扣掉至少一萬一千一百一十七緡七百錢。算下來,劉學士這七百畝棉田剩餘利錢一萬六千八佰緡整。”
劉綽掰著手指,看向蘇瑾年,“蘇御史,照這樣下去,三日後,劉某就沒錢給災民們買糧食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