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4/4 頁)
趙國水路援軍則自百濟國泗沘城北上,配合陸路聯軍南北夾擊百濟都城————漢城!
新羅善德女王見勢不妙,在迅速退兵的同時,亦背叛盟國,悄然向趙國呈上請罪國書,並願每歲入貢,請求武帝原諒其藐視大趙之過錯。
而大趙畢竟軍力有限,不可能每處都派重兵駐紮。武帝李元霸決定借新羅請降之機挑起半島內部爭鬥,以便日後利用半島各國的矛盾輕鬆實現對半島的統治。於是,大趙國接受新羅的請降,並要求善德女王派兵協助趙國,攻佔百濟國漢江下游地區,滅了百濟。
當新羅在趙軍的暗中協助下發兵攻佔百濟漢江流域之後,武帝李元霸突然詔諭新羅善德女王,宣稱由於趙國出兵只為援助高麗,如今高麗之危即解,趙國當退兵歸國,不再幹涉半島三國事務。
工於心計的善德女王接詔後恍然,終明白了趙國武帝的意圖,但此時後悔已是晚了!……漢江下游地區不僅是百濟的發祥地; 而且也是其戰略以及經濟要地;
是絕對不能讓步的重要地方。百濟無法忍受新羅背叛盟友並出兵攻佔漢江下游流域的作法,在趙軍自百濟退軍之後,百濟許與宿敵高麗山川河土,而高麗亦在大趙國的授意下答應與百濟聯軍攻擊新羅。至此,半島全境陷入三國戰亂!
……
※※※※※※※※※※※※※※
七個月之後,趙歷華紀十年四月。
以武帝李元霸的思路,挑起朝鮮半島戰亂,繼而在適當時機出兵平息,最終以半島為基地攻佔倭國。此時眼見朝鮮半島三國混戰不已,各國實力大挫,正是出兵半島收伏三國的大好時機。
武帝李元霸雄心勃勃,調兵遣將,就要發兵再登半島。可就在此時,卻出了一件大事。
四月十六,早已歸降的室韋發生叛亂。室韋舊將宇文重在其國蕭氏一族的支援下起兵反抗,並與駐紮室韋的裴元慶所部大戰室韋庫西城。此戰裴元慶所部大獲全勝,消滅叛軍八千餘人,俘虜叛軍近兩萬。
由於駐紮室韋的趙軍不過五萬,要以這五萬軍力在鎮壓室韋叛亂的同時,看押近兩萬俘虜,實在是難度太大。因此,裴元慶果斷下令,將兩萬俘虜分批統統屠殺。此舉震懾了室韋國人,叛亂被迅速平息下來,但是,卻也為裴元慶惹下了天大的麻煩!
四月二十七,商務司都督洪修平上書彈劾裴元慶,稱其屠戮俘虜所為大違朝廷仁義之道,已然惹得人神共憤,請武帝准將裴元慶交由軍部審查。此舉得到了政務部總管凌敬、吏務司都督羅君贊等十數位大臣的支援。
李元霸並沒有准奏,他駁回了將裴元慶交軍部審查的提議。但是同時,李元霸卻也下旨將裴元慶狠狠地責備了一番。裴元慶心中自是心中委屈,不過他也絲毫沒做辯解,只是叩頭請罪,並自請解甲歸田。
……
入夜,洛陽皇宮內庭。
“陛下,此中甚有不妥!”民部總管徐世勣面帶憂色。
李元霸眉頭微蹙,用心聽著。
徐世勣一字一頓,道:“……所有彈劾裴將軍的大臣全都是原夏國的臣子,並且這十餘人大多都是凌總管提拔的政務部官員。因此,臣以為……原夏國臣子已經自成一派,而且,其勢不弱啊!”
李元霸臉上現出了十分驚訝的神情,他不由自主地搖了搖頭,道:“徐總管,夏國臣子相互親近,這是難免。但是,凌敬為人忠直,當無結黨之作為!”
徐世勣正色道:“陛下,凌總管非是拉幫結黨之人,但其中或許卻有人借他的名頭私結朋黨!如今凌總管等人態度強硬,臣恐因此會影響陛下收三藩、佔倭國……”徐世勣的神情堅決,“陛下,此事需得儘快處置!”
李元霸眉頭深鎖,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