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轉移矛盾(第1/2 頁)
車間恢復生產容易,但是善後工作卻很麻煩,一旦要是處理不好,容易讓工人鬧起來。尤其是這種資深老工人,更麻煩。 這不下午出的事,下班之前楊廠長就被工會代表給堵在辦公室裡了,這事兒和趙芹沒啥關係,她和紅星廠的關係就是掛名,這些事兒,自有紅星廠的領導處理,和她無關。但是也許是楊廠長是為了體現他的權威,要求鋼機二廠必須派人參加,但是書記和廠長都不想去,下面的人分量又不夠,只能讓趙芹跑一趟了。 楊廠長辦事兒是真的粗糙,這種事最好的辦法就是幾個關鍵領導,緊急閉門磋商,商量出一個底線來,然後制定一個對方能接受的標準,如果工會和家屬不接受,大家關起門來商量,商量妥了,開大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磋商。而不是上來就開會,你是公開了,但是一些小手段就不能用了,比如私底下多給錢,寧可一次性自掏腰包,也要儘量避免一些榮譽性的追贈和長期支出。最關鍵的是連夜開會,大家肯定都有意見。 一開始就有車間主任,保衛處,秘書科,以及治保大隊把整個事情經過介紹的清清楚楚,其中治保大隊專門強調了,王老頭是上午曠工出去喝的酒,喝了一斤多,直接就奔著喝醉去的。 “行了,事情都給大家說的差不多了,大家說說,王師傅這事應該怎麼定性,到底算不算因公殉職。”烈士肯定是算不上了,只能看看能不能算成是因公殉職,因為烈士的評定廠裡說了不算,只能上報。像王老頭這種情況最麻煩,因為他沒有身後事,只有身後名,你多給錢沒用,沒有家屬接手,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處理成失誤,然後把小規模的開一個追悼會,下葬,通知家屬接班,最後給點賠償意思一下就行,如果怕他這些徒弟鬧,廠領導私底下賠點錢得了。 但是這是閉門磋商的結果,你現在開大會肯定不能這麼幹,因為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幫你騙人,現在很明顯楊廠長為了拉攏工人準備給他算因公殉職。這不就有人站出來了,“楊廠長,這肯定不能算是因公殉職,他先是違反規定,酒後上工,後面又仗著經驗豐富違規靠近正在工作的裝置。兩次違規,如果他算是因公殉職,那麼對其他人不公平,更會鼓勵大家違規操作,我建議這事兒應該嚴懲,禁止家屬接班,以防後人效仿。” “這話不行,安全條例執行不到位,也不是就他一個人,現在全廠都差不多,這事是廠裡監督管理不嚴導致的,如果隨便給人定罪,就叫不教而誅,這種行為堅決不行。就算不算因公殉職也不能因此懲罰他。” “既然這麼說,那麼全廠上下都要接受懲罰,所有的領導幹部都有監督管理不到位的責任,都應該加以處罰。”這話是工會代表說的。 “憑什麼,你們車間裡出了事,和我們宣傳科有什麼關係。” “你們在安全方面的宣傳到位嗎?” …… 很快會場就吵成了一鍋粥,原因很簡單,人死了,是有責任的,這個責任是誰背,這就是一個大問題。私底下解決很簡單,就是他自己失誤,但是放在大會這裡,就有廠裡監管,教育不嚴的責任了。看著吵成一鍋粥的會場,再看看一旁坐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生產部陳主任和坐著打瞌睡的趙芹,楊廠長可就不願意了。 “陳主任,趙主任,你們兩個都說說,這事兒怎麼處理。” “楊廠長,我就一新來的,還天天住院,連廠裡的車間主任都認不全,就別說這個了,我聽廠裡的,廠裡怎麼安排我都沒意見。” “楊廠長,我都已經是分廠的人了,不太適合摻和紅星廠的事兒了。” “趙主任,這話就不合適了,你還是我們廠總務副處長呢,你也表表態。” “楊廠長,我原來就是個管財務的,這種事兒也就是才上手,不懂,不適合發表意見。” “趙主任,你這是對集體有意見啊,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啊!”其實自從幾個人被調到分廠之後,大家就已經算是徹底撕破臉皮了,誰都憋著壞把對方弄死,就算弄不死,也不能讓他舒服,偏偏前段時間總廠因為鋼爐的問題專門給趙芹發了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