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1/2 頁)
征服英吉利海峽,戈林和他的助手們都預計不會太困難,用不著興師動眾,只需兩個飛行隊就可完成。
德國空軍的戰略家們認為,從大西洋駛來的所有英國船隊都必須透過多佛爾海峽進入倫敦港,這裡好比是英國的咽喉。因此,最易得手的行動就是封鎖21 英里寬的多佛爾海峽。這個任務交給了駐在多佛爾海峽的飛行隊。
7 月10 日,英吉利海峽之戰打響了。那一天,在多佛爾地區一處狹窄的海域上空‐‐&ldo;地獄的烈火之角&rdo;,狂風呼嘯,鉛雲低垂。但是中午剛過,雲幕便掀開了,露出一片晴空。英吉利海峽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中,海洋和天空呈現深淺不同的藍色,但在遠處地平線上卻融為一色,一縷輕霧浮懸在英國海岸的上空。
以冷靜沉著為特點的英國人仍在派遣商船隊透過英吉利海峽,駛向全國供應中心‐‐倫敦港。
駐在康佈雷的德國轟炸機第之聯隊第3 大隊27 架轟炸機在40 餘架單引擎和雙引擎戰鬥機的護航下開始襲擊商船隊。
在多佛爾與鄧傑內斯之間的海面上,一支英國船隊就在德國轟炸機編隊的下方,相距很遠,它們猶如許多玩具船,船尾揚起一條細細的水波,皇家空軍有6 架旋風式戰鬥機正在為它們護航。
船隊一發現敵機,立即散開。商船急忙調動,護航軍艦全速前進,高射炮以密集的火力射向空中。英國護航戰鬥機氣勢洶洶地朝德國轟炸機沖了上去,咬住不放。這時,德國戰鬥機出現了。轟炸機趁戰鬥機纏住皇家空軍戰鬥機的空檔,進行了第一輪投彈,在商船的周圍炸起了一個個水柱。
英國海岸上的高射炮也和船上的炮一起向德國轟炸機射擊。但總的說來,德國轟炸機處於他們的射程之外,轟炸機掉頭轉向法國飛去,準備進行第二輪轟炸,因為他們在第一輪轟炸中只投擲了一半炸彈。
這時,英國皇家空軍幾個戰鬥機中隊前來參戰了。原來,多佛爾斷崖上的英國雷達監測人員在螢幕上發現海上21 英里處的一片訊號。幾分鐘後,他們證實至少有70 架敵機正在飛來。從本特利修道院的戰鬥機指揮總部裡立刻傳出了一道命令:附近戰區的4 個皇家空軍大隊的飛機緊急起飛,在多佛爾海峽上空會臺,增援為船隊護航的6 架旋風式戰鬥機。
遠遠望去,升空的飛機就像一串串葡萄。在英國海岸的上空,戰鬥機輾轉翻滾,正進行著一場混戰,德國的109 式戰鬥機和它們下面的110 式戰鬥機在跟英國噴火式、旋風式戰鬥機決一雌雄。
這場海峽天塹之戰進行了不到30 分鐘。在這場戰鬥中,德國損失了2架轟炸機,2架雙引擎戰鬥機以及3架單引擎戰鬥機;而數量上處於劣勢的&iddot;皇家空軍損失了3 架戰鬥機,船隊的一隻商船被擊沉。
在以後的幾週中,又繼續進行了多次類似的戰鬥。德國空軍通常每次出動20‐30 架轟炸機,對在海峽裡的英國艦隻和英國南部的港口‐‐普利茅斯、韋默思、法爾默恩、樸次茅斯和多佛‐‐進行轟炸。這些初步空襲的主要目的是想透過襲擊這狹隘海峽裡的船隊,引誘英國戰鬥機出來作戰,以此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既消滅皇家空軍的前線戰鬥機,又可以切斷英國在英吉利海峽的生命線。
戈林的最終目的是摧毀英國戰鬥機指揮部,從而為德國轟炸機掃平道路。他對第2 和第3 航空隊下達指令:&ldo;在英國東南部上空隨意迫擊英國戰鬥機。&rdo;
德國人每天出動少量轟炸機作為誘餌,通常在2 萬英尺的高度飛越英國海岸。他們希望,這些挑釁戰術不僅能夠引誘這一地區的英國戰鬥機中隊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