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這項任務交給了第一流的輪船&ldo;海峽皇后&rdo;號。該輪迅即從海灘轉移到防波堤,裝載部隊,並未遇到任何麻煩。
到清晨4 時15 分,約有950 人塞滿了&ldo;海峽皇后&rdo;號甲板。天快亮時,防波堤上發出喊聲:&ldo;還能裝多少人?&rdo;
&ldo;不是再裝多少人的問題,&rdo;船長大聲回答,&ldo;而是我們能不能載著已有的人開走。&rdo;
他是對的。橫渡海峽半途中,一架德國飛機對準&ldo;海峽皇后&rdo;號投下一連串炸彈。船尾炸毀了,幾名士兵慌忙跳入水中。其餘的人安靜地站在傾斜的甲板上,直到一隻救援船開到,把所有的人接了過去。
&ldo;海峽皇后&rdo;號沉沒了,但坦南特勝利了,防波堤能作碼頭用!船舶可以不斷進出!
5 月28 日清晨,正當&ldo;海峽皇后&rdo;號證明防波堤能起作用之時,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向德國投降,比利時軍隊正式放下武器。其結果是在聯軍撤退走廊的東牆上,留下一個20 英里的缺口。德軍裝甲部隊可以透過這個缺口抵達海灘,將英、法聯軍與大海隔斷,使撤退戛然而止。
一個新的危機擺在英軍面前!
第六章水下魔爪逞兇狂
比利時投降的訊息尚未傳到奧古斯塔&iddot;赫西的耳中,但是,憑著女人的直覺,她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沿途所見,都是令人絕望的情景:比利時士兵的刺刀上飄著白旗;一名比利時將軍把他的指揮車停在路旁,平靜地脫下軍服,換上運動衫和法蘭絨長褲。在每一個比利時村莊,他們受到的接待都是相同的:憤怒的目光、扭曲的水泵把手和一陣痛斥。
晚上,他們來到迪克斯穆德東面的一戶農家,一名法軍聯絡官百般請求,仍未打動那位比利時農民的心:
&ldo;不行!我這裡沒有供英國人住宿的床位。&rdo;
&ldo;這是戰爭。&rdo;法國聯絡宮不得不以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解釋不得已的打擾時慣用的,並且到處生效的方式說道。
&ldo;這是戰爭,不錯,但不是為我們而戰!&rdo;他反駁道,轉身忿忿離去,嘴裡還嘮叨著:&ldo;這些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全都是一路貨色。&rdo;
實在口渴難忍了,奧古斯塔便同約翰森去找水喝,結果他們發現,農民已在井蓋上加了鎖。最後,疲憊不堪的奧古斯塔不得不在院落裡舖上一堆乾草藉以棲身。
作為一個法國婦女,奧古斯塔比別人更能理解降臨到這個國家的痛苦。這個農民像其他千百萬人一樣,不過是憑感覺辦事而已。18 天前,英軍越過邊界來到他們國家,他們獻上了美酒和鮮花;隨著聯軍隊伍川流而過,身穿黑袍的神父們一整天站在教堂外面,為他們祈禱祝福。
現在,這些解放者們正在撤走,比利時人意識到德國人就要打過來了,恐懼像是一個擺脫不了的巨大陰影襲上心頭。許多人感到,他們的國家不過是門前的一塊擦鞋墊,在一場顯然是沒完沒了的權力爭奪中,供強大的鄰國踐踏而已。他們巴不得從戰爭中解脫出來,對大多數比利時人來說,現在戰爭的確是別人的事了。
英國遠怔軍第2 軍軍長布魯克將軍看到比利時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之後得出結論:他們根本就不像打仗的樣子。10 天內,比利時軍隊喪失了3/4的領土,防守著剩下的那點領土的軍隊只配發了14 天的口糧。
對於這些情況,戈特勳爵一點兒也不覺得吃驚。比利時人一貫相信保持中文就可免遭戰爭災難,他們的精力從未放在戰備方面。利奧波德國王指揮的是一支擁有70 萬兵力,裝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