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1/2 頁)
在一片鬨笑聲中,奧古斯塔&iddot;赫西靠在比爾旁邊的欄杆上幾乎不敢下船了。在這最後的時刻,她感到全身疲倦乏力,以至於士兵們的幽默都不能逗笑她了。
奧古斯塔沒想到的是,麻煩又來了。在一間窄小悶熱的候車室裡,比爾不得不同一名負責安全工作的少校進行激烈的爭吵,他認為赫西夫婦是間諜。最後是奧古斯塔的結婚證和赫西的陸軍津貼證打消了少校的懷疑。幾分鐘後又到了倆人眼淚汪汪分別的時刻了。憲兵不顧赫西的反對,堅持不讓步:&ldo;你的妻子將去平民過境營地,而你必須同其他士兵一起上火車。&rdo;
在這關鍵時刻,赫西設法在一張碎紙片上匆匆寫上他母親的地址交給妻子。總有一天他會在那裡同奧古斯塔見面的。
她的嫁妝、她攜帶的所有物品都丟了。她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同比爾聯絡上,又怎樣聯絡呢?她一句英語都不會說。
就在英國船舶到處尋找法國部隊的時候,大部分法國人根本不在敦刻爾克。他們仍堅守在環形陣地,阻止德軍的&ldo;有計劃的進攻&rdo;。在東面,第12師戰鬥了一整天,德軍沒能進入布賴一迪訥;近傍晚時,師長讓桑將軍被炸彈炸死,但他計程車兵仍繼續戰鬥。在東南方,泛濫的洪水把德軍阻擋在吉韋爾德。在中央,梅諾上校的第137步兵團堅守泰泰岡。在西南方的斯皮凱,兩名海軍上尉指揮3門155毫米大炮,封鎖公路達好幾個小時。
德國人在東面和西面受到牽制,前進的主要障礙顯然是貝爾格,這是位於法國人防線中心的一座古老的中世紀城鎮。如果攻佔了它,在北面僅5英里處就有兩條公路向北直達敦刻爾克。
德軍兩天來一直在攻打該城,但未能奏效。該城有厚厚的城牆,寬大的護城河。1000名守軍還擁有強大的地面炮兵、艦炮以及皇家空軍的支援。
6月2日下午,德軍運用施圖卡飛機和受過特種訓練的突擊部隊,再次發起進攻。在強大的攻擊下,守軍投降了。德軍即向北進迫敦刻爾克,薄暮時分奪取了瓦利埃炮臺。德軍現在離港口只有3英里。法國將軍怯加德指揮部隊拼死反擊,最後以高昂的代價阻止了德軍的前進。將近午夜時,疲勞的法國兵開始脫離接觸,尋路前往港口。
3日凌晨2時30分左右,從反擊中換防下來的法國部隊才開始排成縱隊走上防波堤。大部分船隻由於久等無人已返回多佛爾,只有少數船留在那裡。3時10分,滿載法國人的最後一批船隻撤離。
這是令人沮喪的一夜。英國組織者們曾希望搭載3.7萬以上,實際上只運走2.6萬人。估計有4萬名法國人被丟在後面了。魏剛將軍再次指責&ldo;背信棄義的英國人&rdo;丟下法國人自己走了。他向倫敦方面發了電報,極力主張撤退工作再繼續一夜,以搭載正在阻擋德國人的25萬名法國部隊。&ldo;為了兩國軍隊的團結,決不能使法國後衛部隊遭受犧牲。&rdo;
邱吉爾首相很快給魏剛和雷諾回電報:&ldo;今夜我們將回來載運你們計程車兵。請保證迅速利用全部設施。許多船艦冒了很大風險,在上一夜空等了3個小時。&rdo;
6月3日那天,烈日當空,港口油庫仍在熊熊燃燒,滾滾濃煙隨著陣陣東北風沿海岸飄向加來方向。敦刻爾克航道靜悄悄地毫無動靜。
在陸地上,德國人開始發動他們最後的攻擊。黃昏過後,敦刻爾克郊外最後一條防線建立起來。這裡已離港口很近了,但總算守住了。
英、法領導人達成一致協議,這一夜應進行最後一次的撤退。在多佛爾,拉姆齊將軍再次下達命令:
我希望並認為,上一夜我們已把工作完成。但正在掩護英國後衛部隊撤退的法國人,必須擊退德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