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2 頁)
但是,環形陣地能再守住一天嗎?倫敦對此表示懷疑。迪爾將軍於下午2時10分打電話對魏剛說:&ldo;必須於今夜盡一切努力完成撤退工作。&rdo;4時,邱吉爾打電話告誡雷諾,撤退可能再延長一天,但&ldo;等候時間過長,我們就有喪失一切的危險&rdo;。
在敦刻爾克,亞歷山大將軍此刻最需要的是時間。他決心使剩下的英國遠徵軍部隊全部回到國內,然而到6月1日,還有3.9萬名英國部隊留在岸上,這些英軍配備著7門高射炮和12門反坦克炮,同法軍一起堅守著環形陣地&ldo;中間線&rdo;。法軍人數達10 萬名。按照同等數目政策,這意味著在今後24小時內,至少得載運7.8萬人。這顯然不可能。
上午8時,亞歷山大將軍來到32號稜堡,再次會見法國海軍上將阿布裡亞爾和法加德將軍,提出修改原計劃,把撤退工作延長到6月2日至3日夜間。法國將軍欣然同意:對於守住環形陣地,法國人總是比英國人更有信心。
根據雙方協議,英軍將撤退到&ldo;敦刻爾克外圍的橋頭陣地並堅守之&rdo;。
困難的確很多。能登船的地點現在只剩下防波堤和僅僅15英里長的海灘,並且還不斷受到炮轟。如果能維持部隊川流不息地到達上船地點,估計在夜間能撤走2.5萬人。下午6時41分。迪爾將軍打電報給亞歷山大,將權力下放給他:
我們不規定任何固定的撤退時間。為了撤走儘可能多的法國人和英國人,你們守得愈長愈好。在這裡不可能判斷當地的情況。在同阿市裡亞爾海軍上將的密切合作中,你們在這個問題上必須根據自己的判斷行動。
撤退將在6月2日至3日夜間繼續進行,但取得成功的前提是&ldo;守住環形陣地&rdo;。能守住嗎?無人能給以確切的回答。
6月1日上午11時,德軍發動了&ldo;有計劃的進攻&rdo;,很快就在貝爾格的東面衝過運河。英軍第1東蘭開夏營有些頂不住了。連長安德魯斯上尉表現出驚人的英勇,他集合了少數志願人員,爬上一座穀倉的茅草頂,用一挺布朗式輕機槍阻止德軍。
與此同時,德軍還向東蘭開夏營左方英軍的一個營猛攻。如果該營垮了,陣地就難以守住。所以英軍不顧一切地拼死搏鬥。
天黑後,戰鬥逐漸減少。德軍在運河對岸安頓下來,準備明天早晨恢復進攻。當晚,亞歷山大將軍和阿布裡亞爾將軍決定,從前線撤走最後一批英軍,把已收縮得很小的防禦圈文給最後一批後衛部隊‐‐3 萬名堅強的法國士兵防守。後衛部隊司令巴泰勒米將軍知道,他們幾乎沒有脫身的希望。隨後,英國人趁夜暗開始悄悄地向海邊撤去。到晚上幾時,大部分陣地都放棄了。與此同時,法軍第32步兵師一部與佛蘭德防區的當地駐防軍隊會合,沿這個地區的水路網進入防禦陣地,從退卻的英國遠證軍手裡接受了環形陣地的中心。從裡爾逃脫的法國第12師進入了比利時邊境一線的防禦工事,掩護縮短的新防線的東側翼,西側翼仍由法國第68師防衛。這樣,整個環形陣地現在都由法國人守衛了。
儘管邱吉爾曾慷慨激昂地通知盟國,剩下的英國師將組成後衛,讓法國人先撤,然而,實際情況卻相反,充當後衛的還是法國人。英國人對這種安排也不是全都高興的,他們不相信法軍能勝任這項任務。
但是,事實證明,法軍在6月1日下午經受住了考驗,讓森將軍的第12師阻止了德軍從東面的無情進攻。第68師的炮兵部隊面對西面的德軍裝甲部隊,毫無懼色,成功地守住了西戰線。
在法國人的掩護下,剩下的英國部隊在6月1日至2日夜間全部在敦刻爾克集中。拉姆齊將軍的船隻已經在等候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