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2/3 頁)
三年。早知他性如此,孩兒便當放下身段與其交好,此事甚憾,孩兒當銘記在心。&rdo;韓林兒不敢與父親雙目交接,低著頭,下了一步殺著。
&ldo;銘記在心什麼?&rdo;韓山童怫然不悅,韓林兒心頭一驚。
&ldo;孩兒日後定謙讓待人,廣結天下豪傑之士,盡為我白蓮所用。&rdo;韓林兒背後都是冷汗,答得四平八穩。
&ldo;錯矣,我父子倆乃是真佛彌勒轉世,有慧根的,有福分的,有大智慧的,便會自動受我倆感召;沒有福分的,遲早會給上天拔走。記住,我父子倆出口成金,人人奉為圭臬,怎會有錯?錯的,也是愚魯人家解讀謬誤,失了真意,知曉嗎?&rdo;韓山童瞪著韓林兒,韓林兒不住點頭。
但韓林兒心想,父親變了,且變得多了。
在他受命入少林習武、廣納英才以前,父親何等謙讓,如今身邊讒臣眾多,用來號召民眾起義的彌勒降生宗教口號,難不成爹聽多了,竟當真起來?
&ldo;聽說那太極打得牛飲山上徐壽輝座下的馬賊一敗塗地,可是真的?&rdo;韓山童心情平和,輕鬆自在地將韓林兒的殺著化解於無形。
&ldo;嗯,就怕太極對咱白蓮教沒有好感,要結盟便會棘手。&rdo;韓林兒神色恭謹,迅即回了一手異軍突起。
&ldo;這樣嗎?那就是難搞嗎?&rdo;韓山童微笑,一子落下,雲淡風輕的佈局。
韓林兒一愣。
&ldo;要我去殺了他嗎?&rdo;醍醐突然開口,伸了個懶腰。
醍醐語氣裡不帶殺意,好像此事絲毫不難,殺了七索不過是舉手之勞。
&ldo;你瞧那太極與咱家的醍醐,誰比較厲害些?&rdo;韓山童似笑非笑。
&ldo;似在伯仲之間。&rdo;韓林兒答道,瞥眼看了看屋頂上的醍醐。
其實以韓林兒平庸的武功修為,根本瞧不出誰強誰弱,以他的目光胸襟,更加瞧不出兩人的氣勢。
&ldo;倒不必殺了太極,一個弄不好,丐幫幾萬弟子可不是整天瞎要飯的。吩咐重八儘量拉攏就是,若不能得逞,也要教那太極知曉那夜是誰幫了他逃走,總得賣個面子,別礙著我們的大事。&rdo;韓山童語畢,醍醐哼了一聲。
那夜暖風崗惡鬥,正是白蓮教臥底於丐幫的情報好手重八,急中生智,喚徐達以白蓮教既快速又絕對秘密的方式,傳來了正在左近待命的蜂笛手,命令胡蜂群纏住不殺,好拖延時間讓丐幫好手趁亂將三俠救走。
這胡蜂陣乃是白蓮教不為人知的秘密殺著,共有十多個蜂笛手,分別背負用粗布遮蓋的蜂簍,自動跟隨教裡重要頭領人物,負責掩護頭領逃走、襲敵、迷亂敵人視線等任務。若是十幾個蜂笛手一齊上陣,驅動百萬隻胡蜂連結成彌勒大陣,甚至可以拔倒整個千人兵營。
此蜂陣還在訓練階段,是以極為秘密,一旦一百個蜂笛手訓練完成,必能輔助紅巾軍在戰場上扳倒馳騁萬裡、所向無敵的蒙古騎兵。
無論如何,縱使太極不願助白蓮教一臂之力,丐幫終究欠了白蓮教一個大人情。
&ldo;重八挺能幹的,小小年紀應變奇速,是誰的屬下?&rdo;韓山童端詳棋局,黑白如何廝殺,都不脫他的意料。
&ldo;是劉伯伯的部將,也是隸屬爹爹的。他有兩個手下也挺帶種,信上說,無論如何都得讓他將徐達跟常遇春帶在身邊。&rdo;韓林兒說,手中的黑子兵敗如山倒,卻兀自苟延殘喘。他口中的劉伯伯,自然是指他父親的重要部將劉福通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