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小衙內免費線上閱讀 > 第32章 以戰養戰

第32章 以戰養戰(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漢末亂雲飛開局十選三,召喚十神將稱霸異世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

在清末之前,當地還有條米脂河,又名南河、流金河。兩岸土壤肥沃,適宜粟米生長,粟米汁如凝脂,米脂縣因此得名。

有無定河和明清之際米脂河的加持,讓米脂縣在封建農業社會,成為陝北的一塊風水寶地。雖然地勢複雜,但強盜一定要來霍霍。

原籍米脂的神木參將艾萬年,十多天前就奉命帶兵協防。因為韃子人馬眾多,來去如風,他只能躲在米脂縣龜縮不出。

此時擔任延綏守備、萬曆末年武進士、小衙內的表舅賀人龍,也奉命救援米脂縣。但他兵微馬少,只能在韃子外圍騷擾遊蕩。

小衙內帶著尤世勇、杜老根、尤七八、虎大威、韃子奴隸兵頭頭尤十四,一起趴在黃土茆上,用水晶磨製出來的單筒望遠鏡,看著下面的一大片盆地。

“大約一千多匹馬,分屬16個馬群。”

“東南那匹桃花馬、東北那匹鐵青馬……都是頭馬。”

原韃子奴隸兵頭頭,尤十四在介紹情況。只有他這個世代牧馬人,才能快速分辨出來,不同馬群和頭馬。當然,他的名字也是小衙內順口編的。

他們手裡拿的單筒望遠鏡,是小衙內委託當時製作“僾逮”,即明朝眼鏡鋪,專門特製的,大約相當於現代的四倍鏡,暫時只有五支,因為磨製比較耗費時間。

下面的盆地約有七八千畝良田,翠綠的冬小麥麥苗長約十幾厘米。因地勢呈東西走向,能避開冬季西北地區嚴峻的西北風,又恰逢氣候異常,這幾天天氣先冷後熱。

中午時氣溫稍高,西北地區長期乾燥,水分蒸發很快,導致積雪快速消融。小麥苗有足夠的水分,加上溫度適宜長勢喜人。

其實這不是好兆頭,現在只是11月初,一但再來場強低溫,大部分冬小麥麥苗就會凍死,導致絕收。

農民們就要想辦法,在開春以後補種其他穀物,進而延長2~4個月的收穫時間。在這期間,無數赤貧的農民,不得不去借高利貸,要麼就是賣妻鬻子維持生計。

明末小冰河天災,不僅僅是極端氣候,而是極端氣候+反常變態氣候的疊加,才導致當時的西北地區,糧食種植業的長期停擺,進而為農民起義軍提供了大量兵源。

現在,馬兒正在貪婪的啃食,鮮嫩多汁的冬小麥麥苗,把農民出身的尤七八幾人,心疼的呲牙咧嘴。

與現代人的認知不同,馬匹經過一段時間的高強度騎乘或者駕役,牧民就會把它們散放活動幾天,自由進食補充體力。尤其是在缺乏青飼料的冬季,新鮮的冬小麥麥苗,就是馬兒的最佳食物和營養來源。

韃子們連日劫掠掃蕩,戰馬疲憊不堪,正好分批次輪放到周邊山谷裡,啃食適口性好,鮮嫩多汁的碧綠麥苗,達到他們以戰養戰的目的。同時避免馬兒,因為冬季缺少優質飼料和高強度運動,導致的病弱甚至死亡。

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經常入侵中原農耕民族,除了掠奪財物,還採用這個方法,躲開北方冬季嚴寒,避免牛馬羊被大規模的凍死餓死。同時讓馬兒吃到這個季節極為稀缺的青飼料,達到他們以戰養戰的目的。

而中原農耕民族很難反向操作,也就是透過戰爭就食於敵,同時儘可能減少己方的消耗,實現自己的供需平衡,甚至做到財富增值。

比如漢武帝北伐,如果只計算軍事和政治收益,肯定是滿分。但從經濟角度看,可能就是負數了。

小衙內眼前這個山谷盆地是冬瓜形,東西走向。西邊出口挨著無定河,有一個較大的地主莊園,正好卡住這個谷口。莊園距離米脂縣約五六十里地,裡面大約有一百個韃子喝酒淫樂。

離山谷東端不遠,有一個龍王廟,裡面駐紮有約六十個韃子。他們正好從東西兩端遙相呼應,控制住山谷盆地裡吃麥苗的戰馬。

目錄
快穿:誰都擋不住我給男配續命被雷劈到女尊世界後精靈:從蚊香蝌蚪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