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小衙內免費線上閱讀 > 第49章 戰爭經濟學

第49章 戰爭經濟學(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漢末亂雲飛開局十選三,召喚十神將稱霸異世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

怪不得歷史上少量的遊牧騎兵,可以對數量眾多的中原步兵,實施“百騎環繞,可裹萬眾”的戰術。

不是人家的騎射水平有多高超,而是面對城牆一樣密密麻麻的敵人步兵,稍有點騎射基礎,想射空都不可能。

當然,想做到賤奴的“五步射面”,還是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和實踐。

細節決定成敗,為了組織這次騎射,小衙內做了精心準備,並拿出了全部家底,幾乎到了傾家蕩產的地步。

首先是考慮到騎弓威力小,殺傷力不足。小衙內就把箭頭喂毒配方,升級到2.0版本。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就是把古代中原農耕民族,還有遊牧民族的相關技術,來了個大雜燴。

具體配方就是把烏頭、馬錢子、一枝蒿、生蓖麻子搗碎,配上馬糞、金汁等骯髒東西,加水一起混搭浸泡。

它們之間會不會產生化學反應?實際效果好不好?小衙內自己都不清楚,他只想增加敵人的治療難度。

因為明朝有大量的白蓮教徒湧入草原,極大提高了蒙古族的醫藥水平。直到現代,西北地區還有正規的蒙醫院,深受當地少數民族同胞的支援。

為什麼不用蛇毒?那東西常溫下24小時就變質失效了。水銀和砒霜呢?先不說這兩樣成本較高,關鍵是箭頭上殘留劑量少,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其次是箭矢製造困難。在古代戰場上,弓箭是射速最快的冷兵器。優秀的騎射手,幾乎能做到三秒鐘發射四箭,這導致弓箭箭矢耗費量極其驚人。

小衙內只能把繳獲的韃子箭矢、四處淘換來的明軍箭矢,統統配發下去。

這導致騎射輕騎兵的箭囊裡面,充斥著鴨嘴箭、梅針箭、齊鈚箭、月牙鈚箭、梅花箭、透甲錐箭、點鋼箭、三叉箭等五花八門、亂七八糟的各種箭矢。這其實也影響了弓箭手的正常發揮。

為什麼不趕工大量製造?箭桿細長,比粗重短的弩箭,製作精度要高出不少。還有箭桿矯直,這個耗時長的重要加工步驟,導致弓箭箭桿的生產效率很難快速提高。

還有弓箭箭矢上的羽毛。為保證弓箭箭矢,以最小的空氣阻力,維持最穩定的飛行姿態,古人一直都推崇,使用金雕等猛禽羽毛作為箭羽。

再考慮到戰馬賓士帶來的氣流阻隔,還有中國北方經常颳風的氣候特點,以上等鵰翎作為箭羽,就成為繞不過去的原材料困境。

野生猛禽羽毛,是不可能大量收購或者撿拾。物以稀為貴,上等鵰翎是妥妥的賣方市場,小衙內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大明確實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可小衙內就是開幾個“老鷹養殖場”,也很難保證大規模戰役,所需要的海量優質箭羽。

第三就是成本問題。如果對外購買箭矢,以清朝最常見的軍用梅針箭為例,每五十支就要白銀3.75兩。這大約就是一個輕騎兵佩戴兩個箭囊,所攜帶的箭矢總數。

就算小衙內的輕騎兵,兩秒鐘射出一支箭,最多兩分鐘,每個戰兵就消耗了近四兩銀子。這些箭矢在混亂不堪的戰場上,幾乎很難回收再利用。

這還不包括日常訓練,所帶來的損耗,還有弓體本身的新舊替換。

第四就是戰馬的飼養訓練成本太高。雖然輕騎兵連人帶馬,披戴的都是輕便軟甲,但總重量還是超過三十五公斤;五十支梅針箭至少也有五公斤;每杆震疊銃都在四五公斤左右。綜合計算下來,每匹馬的總體負重並不算低。

為了這次作戰,所有戰馬,都經過駝馬養訓隊的精心飼餵和嚴格調教,還與戰兵們合練整訓過。

現在又經歷這場,不要命一樣的馳騁駕役,即使戰馬沒有受傷,也要休息養護好一段時間。唐代兵書《太白陰經》中就記載:“馬有四百八病,益在調冷熱之宜

目錄
快穿:誰都擋不住我給男配續命被雷劈到女尊世界後精靈:從蚊香蝌蚪開始
返回頂部